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213篇
中国共产党   165篇
中国政治   227篇
政治理论   119篇
综合类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重要警种之一,是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司法公正、权威的重要武装力量。然而,这样一支司法行政执法力量,其诞生和发展并不是与我国古老而悠久的司法体制与审判制度应运而生的。我国司法警察的发端起源与中国司法制度和审判制度的变迁以及中国警察制度的建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司法警察制度的建立发展又带有深刻的西方警政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62.
理念论是柏拉图思想的阿基米德点,是支撑起柏拉图庞大哲学体系的理论框架,而“善”的理念则是柏拉图追求的终极目的。柏拉图在其“善”的理念的阐释中,揭示了“善”的理念的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不同内涵。只有全面理解柏拉图“善”的理念的三重内涵,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把握其“善”的理念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3.
对奥古斯丁的人性本善思想做了简单的论述。至善的上帝创造了善的万物,因而人类的本性也是善的,但人类又因为反常地运用了上帝赋予的善的意志自由追求低级的事物而产生了恶,恶不具有实体性。通过奥古斯丁的分析理路我们发现在他的思想中内在地包含着自我选择罪责自负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64.
郑飞 《理论月刊》2014,(1):105-109
从道德上批判社会公德沦陷固然必要,但只有更加注重法律的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社会公德进一步恶化。在美国,不得用以证明过错或责任的证据规则通过切断从行善行为到过错责任的自然推理链条,激励着人们积极从事对社会有益之行为。而在中国,此类规则不仅拥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类似的立法规定,更重要的是它们符合构建和谐社会、重塑社会公德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然而仅仅移植此类规则显然不够,因为导致社会公德沦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种综合性的鸡尾酒疗法。  相似文献   
65.
赵黎黎  李永鑫 《传承》2007,(7):85-86
汉代董仲舒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性有善恶"的人性观是对先秦时期人性论成果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人性包括善质和恶质两个方面,对人性要进行扬善抑恶。人性观决定着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性有善恶"的人性观的很多内容都符合当代管理的需求,对当代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6.
黄爱华 《探索》2002,46(3):63-66
许多罪恶与金钱诱惑有关,但金钱本身无所谓罪恶.货币是一个中性范畴,包括政治中性、经济中性、工具中性、价值中性等概念.但货币的中性并非是纯粹的中性,而是具有倾向性的中性.应当给予货币以合理的定位与研判货币是"中性偏善"的手段与工具.  相似文献   
67.
有这么一个人,他放着城里安逸的生活不过,硬是回到位于太行深山中的老家,撬动着几吨重的石块,只身一人要修起一座桥,那实在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这个人名叫郭池善。  相似文献   
68.
云溪子 《小康》2006,(3):76-76
善,是对符合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的肯定评价,比“非恶”含义更广,还有吉、美、良、好等意。古往今来,对“善”的阐释、探讨与争论不绝于史,世人公认,善是应提倡与褒扬的美好德行,历朝历代都提倡多行善事。吾一心求善,同情弱者,乐于助人,虽做得不尽如人意,却终生竭力体行。因“追求完美”,总觉得未达高境界,于是常想:善当分高低,何为“上善”?老子《道德经》称“上善若水”。吾搜索枯肠,似悟似迷。水虽普通,却为生命所必需。水虽柔弱,却能淹没任何顽石,包容无数生或非生之物。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滋润大地,不争高下,更不求回报…  相似文献   
69.
范凌霞  童娣 《理论学刊》2006,3(10):120-122
宫志峰的诗歌创作坚守以艾青为代表的中国诗歌的现实关怀精神与浪漫主义抒情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诗坛的“寂寞空旷”中坚守着生命的高贵与尊严。艾青的诗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同样,阅读宫志峰的诗,我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人体验的历史与现实的真实,灵魂与情感的真实;感受到诗人纯正的道德感与人格,感受到他的不事雕琢与纯朴。  相似文献   
70.
侵占罪属于侵犯财产罪的范畴。其客观方面的表现为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占有的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并且拒不返还或交出。正确认识侵占罪的客观特征对于正确认定侵占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