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3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78篇
世界政治   1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8篇
法律   1710篇
中国共产党   3216篇
中国政治   3480篇
政治理论   962篇
综合类   16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820篇
  2013年   990篇
  2012年   1177篇
  2011年   1047篇
  2010年   922篇
  2009年   915篇
  2008年   927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价值分析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明伟 《前沿》2006,(9):38-40
随着价值理论的发展,价值分析方法得到了丰富的理论滋养,并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价值分析方法的涵义、基本内容和运用三个方面对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
1.《决定》提出了哪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 ——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根据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3.
《当代党员》2006,(12):63-63
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11月中旬召开的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构建和谐重庆的决定》,具体部署建设和谐重庆的工作。本期“特别策划”栏目推出了《破解建设和谐重庆的三大难题》系列文章;“理论与实践”栏目登发了《“幸福指数”与和谐社会建设》;“和谐重庆”栏目发表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典型经验《金色的“稻草”》,希望各级党组织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精神的同时,参考这些文章.把握建设和谐重庆的当务之急,坚定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  相似文献   
64.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的党委遵照党中央的部署,正在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笔者认为,要想把这一教育搞好,首先要正确把握这一教育内容的主要特点。“八荣八耻”教育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65.
刘觉生 《理论探索》2003,3(4):13-15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这种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 ,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互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66.
67.
张树华  金芳 《前沿》2006,3(7):8-10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是科学的宗教观,对于我们认识宗教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指导性。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宗教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用社会存在来说明宗教的本质、起源及其存在的根源,在宗教问题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宗教现象、处理宗教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民事裁判文书能否适应新时期法制发展要求,能否直接体现事实、理由、法律和公正,将直接影响当前审判方式改革成果。探讨当前民事裁判文书的不足,并揭示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方向和内容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9.
70.
2006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普法步入了第二十一个年头。回首前二十年的普法历程,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形式上都堪称是中外法制建设上的创举,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