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据报载,武汉大学教授唐明邦在去年国庆假期间与易学界同仁相聚对话时,提出"儒家思想的源头在《周易》,要复兴儒学要从易学入手"的重要主张。这里,我想就如何"从易学入手"的问题发表一点肤浅见解。宋代朱熹在他《周易本义》中谈到"自伏羲以上,皆无文字,只有图书,最宜深玩,可见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王以下,方有文字,即今之《周易》"。今人任  相似文献   
122.
在表达上,朱熹与王守仁关于欲望的论述是相似的,他们都认同"去人欲、存天理"。同时,他们指出欲望不仅指固定的外在现象,还与心的状态密切相关,如朱熹认为欲望并不仅指声色货利之娱、宫室观游之侈,还应该表现为"心失其正";同样,王守仁也指出非外诱之心,有其私便是"欲望"。可是,两人领悟欲望的方式却不同,朱熹认为"欲非本性所有",而王守仁却认为"欲非本心所有"。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乃是心与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3.
南宋绍兴23年(1153年),朱熹路过同安澳溪村时,被当地的地理环境惊呆了。他连忙下马步行,旁人不解其故。原来朱熹觉得这里地灵人杰,将来会出大人物。当时朱熹只是同安县的小主薄,按封建礼节,他必须下马跪拜。  相似文献   
124.
《学理论》2017,(7)
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他的理学思想里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思想。通过朱熹所处的时代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家庭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接着对他家庭伦理思想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包括父慈子孝、夫和妇柔、兄友弟恭,并发现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5.
正尤溪县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以北,因境内同名溪流而得名,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辖9镇6乡、250个村和13个居委会,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自然概貌约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厚,文风蔚然,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是福建省首个获得  相似文献   
126.
刘梦溪 《北京观察》2014,(11):66-69
正当代文化价值理念的建构,亟须填补的,就中国传统这一块,我讲的以"敬"来带领的这些价值理念,包括诚信、忠恕、仁爱、知耻、和同等,应该是最重要的亟待填补的精神价值。国学概念的渊源与流变"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汉书》、《后汉书》、《晋书》里面,都有"国学"的概念。唐代也有,庐山下面有个白鹿洞书院,这个书院最早是在南宋朱熹把它建成为当时的"四大书院"之一,但是在朱熹之前,这个地方不叫白鹿洞书院,而是叫"白  相似文献   
127.
岳麓书院讲堂之中那两把并不起眼的座椅,似乎仍保留着来自朱熹、张两位巨儒的气息,让后来者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书院大门这副睥睨时空的对联,永远让人只能仰视。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秋天,朱熹不远千里从福建来到湖南长沙,在岳麓书院讲堂与其时主教岳麓书院的  相似文献   
128.
儒家诗教是儒学研究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学者们关注的是儒家诗教观对文学的影响,而忽视了它对传统教育活动的影响。经宋代二程首先提倡,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专门作了一些诗歌来教育儿童,这类蒙养歌诗渊源于儒家的诗教观,更是一种直接的诗教。在儒家诗教研究当中,这条支流久被忽视,需要特别提及。  相似文献   
129.
对于赌徒,前人蔑称为"牧猪奴"."牧猪奴"源自晋代名将陶侃之口."樗蒲者,牧猪奴戏耳."他非常看不起沉溺于赌博的人,要把这种赌具丢到河里,以示深恶痛绝.朱熹有诗云:只恐分阴闲过了,更教人诮牧猪奴.……  相似文献   
130.
朱熹曾有一首被后世一再引用的《活水亭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人称之为哲理诗,因其于形象中寓深刻的道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