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20篇
中国共产党   111篇
中国政治   225篇
政治理论   123篇
综合类   1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国内外学者已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基本内涵、多重功能、面临困境和基本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扎根理论针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驱动机理,研究者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环境中,采用介入式观察和非结构性访谈等获取资料的方法,系统、详尽地描述、反思研究对象的事实境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理论并提升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是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出反映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识别驱动机理,因而更具可信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2.
李富强 《理论导刊》2012,(12):35-3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谣言也由于网络覆盖范围的全球性、传播方式的自由性而对国家政治稳定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引发社会振荡、危害公共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文章分析了网络谣言的生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之策,旨在有效地规避网络谣言的危害、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3.
<正>伴随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社会出现了"全民发声"、"围观结构"的新变化。司法机关作为公共服务部门,与公众的日常接触机会较多。裁判结果及司法过程都会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甚至可能升级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据统计,在重大舆情事件中,将近80%是涉法事件,而主角以公安(刑事侦查阶段)和法院等司法机关为主。如许霆案、梁丽案、邓玉娇案、彭宇案、邱兴华案、药家鑫案、夏俊峰案,等等。这些案件都极具戏剧  相似文献   
164.
社会稳定是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需要。然而,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所采取过的金部政。体中,民主政治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稳定。究其原因,民主政治所内含的信任、妥协、宽容和法治理念以及在此理念基础上建构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权力更替机制、冲突调控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和社会资本增量机制等为其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价值基石与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5.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改良消费习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其消费意愿,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消费需求是其运行机理;而构建“城镇化”国内需求创造机制、“同步化”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三心化”的消费环境优化机制和“多样化”的有效供给机制是其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6.
魏猛 《公安学刊》2014,(1):72-76
弱势群体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社会排斥理论来分析弱势群体犯罪问题,指出了弱势群体犯罪不仅要从个体微观方面寻找原因,社会因素在当前弱势群体犯罪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从根本上化解弱势群体犯罪对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需要从完善社会经济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参与,提高社会赋权的有效性;破除制度性排斥障碍,增强社会融入度;加强价值观培育,提高社会文化凝聚力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7.
政府共谋现象是一种制度化了的、具有合法性基础的非正式行为,其生成机理包括发生基础和触发机制两方面。其发生基础是:共谋现象是多方参与者的共同参与,政府自利性的存在和觉醒使共谋现象成为可能,适当的权力与制度构成共谋现象发生的平台基础。其触发机制是:资源稀缺性为共谋创造了前提,政府组织碎片化为共谋现象创造了发生契机,政府组织间权责失衡为共谋现象创造了触发条件,政府角色多重性为共谋现象提供了合法性基础,政府组织间的趋同性成为共谋现象发生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在政府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方面进行相应变革,从发生基础和触发机制着手,双管齐下方能有效阻止政府共谋现象的产生和重复再生。  相似文献   
168.
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政绩考核体系、政府财税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社会组织力量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政府财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社会组织力量,通过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有效结合,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以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9.
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短板"与"疏板"效应影响了女性公务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了女性参政议政机会,降低了女性参政议政能力与执政效率。为从根本上解决女性公务员职业阻滞问题,必须全面系统分析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阻滞机制的系统构成,探究其形成机理。需要充分发挥与我国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相关的非正式制度的引导功能,增强与我国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相关的正式制度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70.
既得利益是社会利益格局之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违背公共性的既得利益却是社会发展的毒瘤,不仅侵害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性,还会严重降低社会资源的分配效率,因此,必须加以破除.公共管理者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有着自己职业群体的合法既得利益,也会存在着不为社会认同的非合法性既得利益.探寻公共管理者既得利益形成的内在机理,设计合理的治理路径,对提升公共管理者的公共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