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24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90篇
工人农民   436篇
世界政治   6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9篇
法律   9618篇
中国共产党   3670篇
中国政治   8736篇
政治理论   1478篇
综合类   403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572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745篇
  2014年   2052篇
  2013年   2111篇
  2012年   2403篇
  2011年   2590篇
  2010年   2417篇
  2009年   2376篇
  2008年   2852篇
  2007年   2150篇
  2006年   1714篇
  2005年   1309篇
  2004年   986篇
  2003年   843篇
  2002年   647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村民享有选举村委会成员的法定权利,但村委会选举实践中村民选举权利常常受到各种主体的非法侵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选举诉讼救济机制的缺位。我国现行法律对村民选举权利救济制度的规定极不完善,应尽快将诉讼机制引入到村委会选举中,加强对村民选举权利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2.
诉权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权究竟是什么?本文从批判现有几大诉权学说的共同缺陷出发,通过考察诉权与法律的关系、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和诉权的存在形式,提出诉权的人权权源论、诉权的利益保障价值论和诉权的运动状态论,力图从全新的视角探求诉权的本源。  相似文献   
133.
134.
王立英 《中国监察》2010,(17):32-33
当前主要的是建立完善以下制度:建立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机制制度,尤其要着力完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高收费、乱收费,教辅材料散滥问题,中小学服务性收费、代收费,改制学校清理整顿等方面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135.
苏记 《中国监察》2010,(24):18-20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民生、民富、民安、民乐,是党的治国理政之策,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体现。 江苏省苏州市,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在改革开放中出发得早,经济社会转型得快,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出现得早。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回应群众呼声,主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就是践行"当群众的贴心人"的具体体现,就是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经济社会发展尽责。  相似文献   
136.
《中国监察》2010,(22):63-63
为认真贯彻落实贺国强同志关于"案件审理工作要确保查办的每一起案件都成为铁案"及何勇同志关于"在审理案件工作中,要把确保案件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各级审理部门和广大审理干部加强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改进和深化新时期案件审理工作,切实保障和提高新形势下纪检监察机关所办案件质量,中央纪委监察部案件审理室、中国监察杂志社、中国纪检监察报社共同组织开展“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新时期案件审理工作大家谈”主题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37.
面对刑事案件数量急剧上升的现实,我国司法界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对于"宽缓"的刑事政策,在我国学术界和侦查实务界鲜有探讨。根据在刑事侦查工作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应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前提,尽力避免"立案扩张"的做法,并严格规定和执行立案程序。  相似文献   
138.
汪海霞 《求实》2007,2(9):71-73
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也必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取向。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首先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只有整个制度真正蕴涵和体现了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取得最为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才能得到最为有效的遵循、实施,才能真正确保社会个体的权利、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平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制度公平才是最大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39.
陈伟 《青年论坛》2007,(3):126-129
人权是一种为人人所享有的权利。人权保障离不开立法活动,保障人人享有人权需要国家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分配权利义务的过程中承担平等对待的义务。为此,需要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约束范围扩大到立法领域,改变以往该原则仅指法律适用上的平等的狭隘理解。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从一则具体的案例入手提出公益诉讼在我国建立的"适格主体"的危机,并从当事人适格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日后的发展趋势,认为面临着社会化程度愈高、社会公共利益日益重要和社会公共利益意识淡薄的矛盾,当事人适格理论应该进行合理的扩张,给予除了直接利害关系人及其管理者和控制者外其他的社会成员、检察机关以及国家授权的社团以适格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地位,以解决我国在公共利益司法保护上的制度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