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4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107篇
工人农民   156篇
世界政治   4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9篇
法律   7148篇
中国共产党   2069篇
中国政治   3628篇
政治理论   1261篇
综合类   299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1202篇
  2013年   1180篇
  2012年   1261篇
  2011年   1401篇
  2010年   1417篇
  2009年   1412篇
  2008年   1628篇
  2007年   1233篇
  2006年   1037篇
  2005年   905篇
  2004年   867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390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鉴于传统的权利本质学说均无法全面的指出权利的所有特征 ,对于权利本质之研究采要素解释学的方法较为合理 ,研究权利之本质实际上就是确定何种要素为最核心、最基础之要素 ,就是确定权利概念的中心词。私权之最核心和最基础的要素应为自由 ,这是由私权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所决定的 ,私法建构之权利本位要求私法建构应以自由为本位  相似文献   
23.
个人本位为民法所倡导,然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否分别为民法与经济法所拥有,且彼此泾渭分明?至少在三个方面存有疑义:个人本位是否指具体的个人本位?现代民法对自治原则的自我矫正是否表明民法已转而追求社会本位?经济法是社会本位。还是国家本位?  相似文献   
24.
温辉 《中国检察官》2006,(12):16-19
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以下简称检察官法)单设一章“培训”规定了有关检察官培训的内容,使检察官教育培训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自检察官法颁布实施以来,检察官教育培训倍受关注。最高人民检察院《2004-2008年全国检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下简称人才规划)指出:“着眼开发检察人才资源,加大检察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加大检察领导人才和业务人才培训力度。……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贾春旺检察长在2006年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强化检察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强检战略是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  相似文献   
25.
刘梅湘 《现代法学》2006,28(4):122-128
被害人的知情权是被害人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逻辑前提,是诉讼民主的重要体现,亦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国际公约及其他国际性文件和法治发达国家都对公民的知情权及被害人的知情权都作了明确规定,有的国家甚至将其上升到宪法的高度。我国刑事被害人享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但权利告知规则仍不完善,被害人对案件的进展、诉讼结果以及刑罚的执行情况缺乏知悉途径,知情权的实现缺乏保障机制。立法上应对其作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26.
论行政立法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立法的价值可以决定行政立法的效用、行政立法的利益归属、行政立法的发展方向、行政立法的总量等 ,然而 ,这一根本问题没有有效地反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行政立法合理价值的条件 ,并构设了行政立法合理价值的内容 ,如实现宪法原则、补充法律规则、维护法律秩序和便于相对人权益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27.
中西方宪法思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宪法思想 ,是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 ,特别是思想文化的集中反映。中西方宪法思想分别有着各自不同的结构和内容 ,并且还一直在发生着碰撞。  相似文献   
28.
解决我国分配问题不能就分配论分配,必须根据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一是要确立新的思路: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着眼于从深层次解决制约影响分配方式、分配制度的问题,推动经济社会等相关管理体制改革,立足于从分配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改革入手,着力解决分配领域的突出矛盾,标本兼治,循序渐进,逐步理顺分配关系,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二是要明确一条主线:针对分配领域存在的四大问题,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战略,逐步建立一套新制度,健全一套新体系,形成一个新格局。  相似文献   
29.
个人权利是人类权利的惟一实存形式,一旦权利成了社会的权利,社会也就构成了权利的实在形式,这时人的个体权利也就沦为一种虚假的形式而不可避免地遭受侵犯。侵犯人类个体权利的行为一是来自个人,一是来自政府,前者容易识别和惩罚,后者则因借“集体权利”“社会权利”和“国家权利”之名行侵犯个体权利之实,而极具欺骗性和隐蔽性,置受害者于被动和无奈之地。  相似文献   
30.
论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权利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守所在押人员享有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其特点是 :不完整性、特定性、期限性。在押人员的法定权利主要有 :人身权利、会见与通信权利、控告权、检举权、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权、立功受奖权、刑事诉讼权利等。保障在押人员权利的必要性 :有利于保障看守所的安全 ;有利于对在押人员的教育和改造 ;有利于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 ;是实行革命人道主义 ,进行文明管理的需要等。保障在押人员权利的措施 :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利的认识 ;加强领导 ,把保障人权摆上公安机关和监管部门的议事日程 ;加大力度 ,做好人权的宣传教育工作 ;有关部门各自做好保障人权的工作 ,同时搞好协作、配合 ,落实好保障人权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