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向达 《行政与法》2014,(1):119-124
权利及其能力是与主体紧密相关的,主体是权利的载体,因此,主体的内涵与外延对权利及权利能力的内涵及外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的权利能力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狭隘到宽广、从习惯到法定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也影响了权利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2.
正作为一个主导性的社会观念和理想,权利话语业已成为当今时代一种普遍流行的意识形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社会实践和文明进程。权利体现着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它既是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化的基础,也是对抗暴政、获取承认的根据。然而,被高调弘扬的同时,权利遭遇侵害的情形却普遍存在,权利在表面上的富足与实现中的赤贫并存,权利在意识层面的胜利和现实中的软弱无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我国,部分社会主体在权利行使中的被限制、被排斥和被压迫等现象时有发生,权利有时甚至需要通过生命的丧失来捍卫,近几年频频发生于我国的"自杀式维权"便是典型例证。在我国"人权入宪"的背景下,是什么造成了部分主体权益的频繁被侵害?他们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3.
法人目的限制是法人民事能力的具体表现,对其性质的不同回答,决定了法律不同的价值选择,是注重对法人设立人的利益保护,还是对第三人的信赖利益和交易安全的保护。权利能力限制说不利于法人责任和第三人利益的保护,行为能力限制说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便于维护交易安全,保护第三人的信赖利益。  相似文献   
64.
吕正 《学理论》2015,(7):165-166
当代社会,随着民法由形式向实质的转化过程中更加关怀具体的人。胎儿、死者,这些非典型的自然人状态迫切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与调整,可是传统民法理论认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因而法律只对一般自然人的权利进行保护,传统权利能力的规定成为现代法律对人全面保护的不可逾越的障碍。构建自然人部分权利能力制度的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权利能力制度对人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65.
吕倩 《世纪桥》2010,(7):67-67,71
本篇文章主要就司法实践中因业主大会法律地位的不明确而产生的业主委员会具体运行的法律困境问题进行浅析,探讨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的必要性;通过对业主委员会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诉讼能力以及未来关于物权法的司法解释的设想,进而提出对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有条件地加以区别对待以及法院对其诉讼受理的严格限制进而实现对诉讼风险的合理分担。  相似文献   
66.
人格是极具历史法学品格的范畴。本文从人格一词的历史发展入手分析,展示了该词的发展逻辑与立法表现,用简论的方式讨论了几个重要问题,以期表现其技术品格。  相似文献   
67.
国民待遇作为国际投资领域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权利能力平等这一法律人格理念在国际投资领域的表述。其本质是“无差别对待”,要求东道国给予外国投资的待遇等同于给予本国投资的待遇,次国民待遇和超国民待遇都是与之相违背的。  相似文献   
68.
价值判断层面,自然人死亡后的利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毋庸置疑。立法技术层面,如何对不再具有民事主体地位的死者进行保护存在理论困境。在尊重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地位不可分割这一民法理论的前提下,突破私法仅靠权利的思维手段,做到合理、妥善保护死者利益是现阶段较优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69.
目前,我国对于拼租房屋的法律规制仍处于空白阶段,这使得拼租房屋在实践当中产生了一系列纠纷并且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拼租房屋与群租房屋概念的混淆也使得法律对于拼租房屋的规制产生了一定障碍.在明确拼租房屋中的法律关系后,对于拼租房屋的人均居住面积进行合理地规定是解决拼租房屋产生的纠纷之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0.
王文婷 《法制与社会》2015,(4):71-72,74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确认是税法适用的首要步骤。现代租税国家严格秉持税收法定主义,因此,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确定应严格遵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然而税收法律、法规应依据什么原则及标准确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呢?本文以《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第3条为例,在民法及税法思维下寻找其制定的标准和依据,并得出该条规定所确认的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是否合理、适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