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75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69篇
工人农民   155篇
世界政治   3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6篇
法律   6111篇
中国共产党   1399篇
中国政治   2887篇
政治理论   868篇
综合类   236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925篇
  2013年   914篇
  2012年   1082篇
  2011年   1135篇
  2010年   1092篇
  2009年   1089篇
  2008年   1452篇
  2007年   1055篇
  2006年   858篇
  2005年   766篇
  2004年   688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诉讼作为传统的纠纷解决和权利救济手段,在解决大学生与高等学校法律争议方面,仍暴露其不足:诉讼成本过高、遭遇学术自由对司法审查的限制等。故诉讼未必是大学生权利救济的首选或最佳选择(但一定是最后的选择)。而高等学校的校内申诉机制则有成本低廉、更符合行为者的文化心理特征、利于学校内部监控与纠错、尊重大学自主权的优势,故宜将其作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不过也必须认识到校内申诉机制自身存在若干缺陷,有诸多亟待完善之处。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域外国家或地区的校内申诉制度,提出借鉴、吸取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的校内申诉制度,从而充分发挥校内申诉的作用,以有效地解决高校与学生的纠纷,并实现对学生权利的救济。  相似文献   
182.
对刑事审判权制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审判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体系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权威。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种,刑事审判权的滥用则会导致司法专横。在强调司法独立或称审判独立的同时,应同样重视对刑事审判权的制约,以保证审判权行使的最高理念─公正。在刑事审判实践过程中,独立与制约呈现出此消彼长的二律悖反关系,应当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同时,行使刑事审判权的主体─法官是具体的人,是理性因素人格特征的载体。对法官行使审判权同样应有制约的必要性,在这方面,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对审判主体都作了严格的规范和制约。从权利与权力的角度分析,刑事审判权力同样应受对权利的保障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3.
公共精神的价值与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张个人权利、自我利益意识觉醒,由此,"个人"日益地鲜明起来,而"公共"却在逐渐地黯淡."公共"在人的头脑中似乎模糊不清,模棱两可,诸如公共物品、公共利益、公共精神也似乎太理想化或者太浪漫,因此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然而,过于看重私人地位和私人生活,必会有脱离公共生活的危险;过分主张个人权利所导致的结果便是丧失了公共责任感,如此,何来信念和能力来提供人类所需的公共服务、促进基层经济发展、消除疾病、缓解贫困、遏制环境退化,达到全人类的幸福这一最高的善呢?由此可见,关注公共精神价值与功能,探索公共精神培育途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4.
解学芳  臧志彭 《唯实》2005,(3):19-22
村民自治是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它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农村实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公共选择理论出发,探讨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环节,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农村民主政治提供不同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85.
著作权质押的几个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质押是著作权利用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以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为标的而设定的质押。西方发达国家的著作权法大都对著作权质押做了详细的规定。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内外著作权交易的发展,著作权质押会在实践  相似文献   
186.
2004年7月16日,江苏海安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民告官”案。与以往不同的是,坐在被告席上的不是被告代理人,而是海安县县长章树山。这是今年2月该县县政府接受司法建议,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参加行政诉讼制度化,并列入目标考核后发生的政府首长出庭应诉的一件新事。这种尊重法律、尊重群众诉讼权利的做法,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好评,笔者也为之叫好!众所周知,我国实行的是行政首长  相似文献   
187.
该书《绪论》中写道:“公安社会学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复杂性,由于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差异,理由于当前公安社会学研究在总体上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公安社会学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其知识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应设想,很快会出现大家认同的统一的知识结构。公安社会学将在五彩缤纷的不同的知识结构中,得到充实、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8.
刘世锦 《当代广西》2006,(21):29-29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成为指导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并且,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已经具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迎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也是全社会共建的和谐社会,我们不仅要发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同时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为实现人类社会这一宏伟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89.
杨庆祥 《人权》2003,(6):24-27
20世纪50年代,西方曾传诵一个口号:必须保卫社会。其要义是保护人权。 本文借助这个题目,对企业的权利保障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90.
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继承是指在公民死亡时,其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近亲属按照死者生前所立的有效遗嘱或者法律的规定,依法取得死者所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笔者认为,现行法律意义上的继承应当是对涉及财产权利的继承,而非对财产本身的继承。一、财产继承的实质是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