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1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134篇
世界政治   3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5895篇
中国共产党   1067篇
中国政治   2347篇
政治理论   665篇
综合类   200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777篇
  2013年   797篇
  2012年   908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984篇
  2009年   977篇
  2008年   1181篇
  2007年   930篇
  2006年   770篇
  2005年   663篇
  2004年   632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3 毫秒
321.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宪法日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多元的社会价值,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宪法日是民主的纪念日。宪法是民主国家的法律标志物,一个国家的民主合法性往往通过制定  相似文献   
322.
权利乃法律之根基。公民能够为权利而斗争,对于提升自己的生活幸福感、促进国家的稳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在正处于人权意识崛起、而公民法治意识仍有待加强的法治初级阶段,人们的维权意识相对薄弱。本文力图呼吁人们勇敢地为权利而斗争,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论述为权利而斗争的提出,为权利而斗争的目的性以及为权利而斗争的手段性,最后是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323.
法院审查大学行政行为时,既应尊重大学决策的自主性,又应保障大学生等相关人权利,而确立有限学术遵从的立场。这要求法院在对涉案大学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时遵循法律解释的一般方法,并在学术规律的约束下展开解释。对于涉案事务是否属于学术事务而需遵循学术规律,法院可从该事务的固有价值与功利价值予以论证,并对大学学术判断给予较大程度遵从。在合理性审查中,则应以比例原则尤其是必要性原则为标准衡量涉案大学学术利益与大学生等相关人权利,建立有条件的优先关系。核心技术即审查大学是否严肃且善意地考虑了可行的替代性措施;审查该大学行为是否遵循了以专业竞争力为基础的同行评审要求。对此,大学不能获得司法遵从。  相似文献   
324.
绝对权与相对权是一项具有理论积淀的学理概念,也是一项具有制度价值的法命题。随着社会的变迁,民法理念的转变,民事权利的不可侵性已宛然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绝对权与相对权的趋同被过度夸大,两者之间的“中间现象”只是一种例外形态下的制度补充。在社会转型和权利进发的时代,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常规形态,应当从“物债二元定势”转向“多元权利体系”,从“菜刀式”的定性判断转向“阶梯式”的定量分析。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以“尊重+诚信”作为基本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325.
“幸福”已成为当今的一大“热词”,也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领导干部也渴望幸福,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其幸福观是否正确,不仅关乎个人能否幸福,更关乎人民能否幸福,关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326.
阮正贤 《法制与社会》2013,(25):290-291
档案资料的所有者与档案资料信息涉及者往往并不同一,档案资料的所有者在行使所有权中收益、处分权能的交易权时,档案资料的所有权与档案资料信息涉及者,即第三人的人身权、知识产权就可能会冲突,造成第三人的权利损害,第三人维护合法权益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合法途径救济。  相似文献   
327.
张志强 《法制与社会》2013,(16):290+294
在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下,国家机关几乎垄断了公诉权,对犯罪被害人的权益和主张容易漠视。我国在立法和实践中,同样存在犯罪被害人切身利益得不到足够保障的问题,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知情权得到有效保障、被害人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犯罪损失和损害有国家补偿作后盾的犯罪被害人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28.
维权·保障     
《兵团工运》2016,(4):40
正什么是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即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为不完全行为能力。在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已达到一定年龄而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公民和已达法定成年年龄,但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  相似文献   
329.
吴晓林 《探索》2012,(4):36-4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深化对私营经济的认识,并且适时调整了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整合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排斥"到"积极整合"的过程。这既体现了党治国理政思路的转变,又体现了私营企业主"权利扩充"的过程。由于每一次政策调整,都涉及利益再分配问题,因而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各个阶层的利益,适当调整整合策略:其一,要保护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积极性;其二,要规避私营企业主的负面效应;其三,在对私营企业主进行积极整合的同时,要注意照顾其他阶层的利益。  相似文献   
330.
针对目前理论界关于我国是确立人格权制度还是人身权制度的争议及“人格权、人身权”法律史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结合当今中国民法和侵权法的立法现实,确认中国采取“人身权立法模式”,反思人格权从人身权制度独立出来后的若干理论问题,并且从“人格权、人身权”的区别和联系关系中,探讨应当重构人身权及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体系以及对人身关系调整对象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