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62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5篇
法律   1528篇
中国共产党   914篇
中国政治   1221篇
政治理论   539篇
综合类   9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儿童对警察权威认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表明儿童对警察的权威身份具有很高的认知程度,警察的权威身份会对被询问儿童产生不利影响。询问中儿童法定代理人在场,法定代理人的衩威可以对警察的权威起到制约作用,从而提高询问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
将"合理性"要求从民法引入行政法,乃是人类法治的一大进步.从此,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仅被要求合法,同时被要求合理,行政法的两大原则即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由此被确认.合法性原则高于合理性原则,后者只是前者的补充,这乃是当今大多学者有关两大原则之间关系方面的一种观点.本文在挖掘"合理性原则"渊源与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性"高于"合法性"的主张,并认为这有助于中国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  相似文献   
93.
论行政的合法性与合法的行政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的合法原则贯穿于依法行政的始终,然而,在目前我国行政的合法性理论中,仅仅把行政合法性限制在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范围内,而不把行政组织的合理性存在作为合法性的基本组成部分,这无疑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一个错位。行政的合法性变成了合法的行政性,导致行政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将不当利益合法化,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4.
试论科举制对中国专制政体的支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之所以能存在1300多年之久,主要原因不是能够选拔出优秀人才,而是能够满足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的需要,为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扩大统治基础,提供合法性支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5.
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转型(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一样,走的也是一条渐进改革的道路.中国正处于通过政治改革从全能主义向权威主义和最终向民主主义政治体制转变的政治转型期.改革政治学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改革政治学应当重点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优选之路、动力机制、历史进程、发展前景等重大问题.本文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6.
李军  颜宪源 《理论探讨》2004,(1):115-116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而且这个价值取向必须充分体现政党执政的基本规律,这就是:要有利于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有利于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有利于实现各种利益的整合。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沿着科学轨道运行的先导。  相似文献   
97.
胡晓 《理论探讨》2004,40(3):26-29
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探究国家问题时分别持有现实视角和理性视角。马克思考察的是国家的现实状况及其成因并进而探索变革路径,他以现实生活中精神本质的异化并非黑格尔所谓国家理念的对象化实现为依据,在批判中以现实国家的不合理性消解理性国家的合法性。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则是要探究国家的本质和依据,即其普遍性和规律性,是以理念的合法性反观现实状况,并不认为"现存"事物就是"现实"的。二者研究视角的差异使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所作理解和批判的合法性受到影响,但却正是在这次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和成功的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初步确立了唯物主义原则,并深刻影响了其后来的理论研究方法与方向。  相似文献   
98.
刘武俊 《团结》2004,(4):10-12
今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完善了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这一宪法新内容有望成为具有司法可诉性的宪法条款。据报道,去年索赔1.6亿元的“民告官第一案”最近又起波澜,因不服广东高院于去年作出的终审判决,原告陈锦洪依据刚通过的新宪法中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内容申请再审。尽管目前对法院是否受理原告陈锦洪的这一再审申请尚不得而知,但笔者对陈锦洪依据宪法条文提起诉讼的勇气表示钦佩,同时也期望我们的宪法真正成为具有可诉性的法律,期望有更多的原告在司法个案中通过诉讼激活宪法。在笔者撰写本文之时,媒体报道说北京一位陈姓老汉高举…  相似文献   
99.
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合法性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利益分析方法入手,就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政治合法性基础在于民众利益(既包含现实利益又包含预期利益,既包含经济利益又包含非经济利益)的满足和实现,而利益需求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因而政治合法性基础也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单纯的经济增长只能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利益需求,而且经济增长是有周期的,把经济增长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是不稳固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同时,政治合法性对经济增长也提出了要求:即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0.
政府信任关系:价值及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任关系是指公众对政府及其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各构成要素、环节及结果的合理预期以及政府的回应。良好政府信任关系对于公共行政良序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政府信任关系作为一种降低复杂性的机制,可以通过促进合作去提高行政权力的效力和行政运作的绩效。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本质内涵,它对于政府合法性的获得具有根本的意义。在中国现实条件下,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与法治的发展、服务行政新理念的贯彻实施等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