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62篇
世界政治   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1篇
法律   808篇
中国共产党   1498篇
中国政治   1554篇
政治理论   453篇
综合类   6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91.
王继奎 《求索》2012,(3):65-67
合法性是对统治权利的承认,其证明过程亦是政治权威的证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承认是其首要条件,而承认所遵循的规范则是其先决条件。本文以此为分析框架,通过比较《论语》与《理想国》认为,德位合一是政治权威合法性的基石,而对德性范畴的不同认知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不同的钥匙。基于道德的政治权威因其开放促使道德规制权力,基于知识的政治权威因其封闭导致权力宰制知识,这也是柏拉图而非孔子成为极权主义鼻祖的真实原因;而其所共同倡导的政治教化亦是现代社会医治公民政治无能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892.
正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却常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网络舆情预警能力不足;信息发布不及时,疏导不到位;高素质专业人才稀缺;网络监管不严,运营商不作为。因此,为了使政府能够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掌握网络舆情引导主动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撑,笔者就当前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解决策略。一、加快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  相似文献   
89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法治建设提出全新的规划,也为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根本方向和路径。在立法权的层面,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这是实行法治的前提。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在此基础上,要加大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的改革自觉,实现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互衔接,确保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深化改革。在决策权的  相似文献   
894.
为了更好地发挥减毒沙门菌活载体在肠道黏膜免疫中的优势作用,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论述了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肠道黏膜免疫机制和沙门菌侵染过程及其在DNA疫苗方面的应用等几方面内容,为研发更有效的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95.
正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真正弄懂依法治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首要原则,就成为贯彻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也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在国家治理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896.
当代中国的权威类型是一种混合型的权威统治,其中传统、个人和法律都在对政治过程产生权威影响。这一过程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权威统治状态,它是一种正当的形态。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这种混合型的权威统治类型所依赖的统治要素,在结构上将会发生变化,法律将取代传统和个人而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国家治理工具,法治型权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走向。如何才能从这种混合型的权威统治转向法治型权威呢?出路在于实现法治优先之治国方略,通过法律的正当程序迈向法理型统治权威。  相似文献   
897.
雷磊 《法律科学》2014,(2):39-49
法律论证既需要运用权威理由,也需要运用实质理由来证立法律命题。法律渊源是最重要的权威理由,它通过说明法律命题之来源的方式来证明后者的初步有效性。制定法与先例构成了法律论证之权威性框架的主要部分,制定法属于规范权威,而先例属于事实权威,它们在司法裁判中一般只需被指明。同时,法律论证的正确性宣称决定了法律论证也必须运用有效的实质理由,即对法律命题内容的正确性进行证立。这种论证既可以是法律体系内的论证,也可以是超越体系的论证。法律论证旨在于平衡权威与正确性,其中权威论证具有初步的优先性但并非不可推翻,权威性的强度与相关正确性论证的负担成正比。以此来分析,我国的指导性案例介于规范权威与事实权威之间,它的效力是一种"准制度拘束力"。  相似文献   
89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部署了社会体制改革的四个"加快形成",也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系统阐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治理创新又进一步作出了新的部署。新时期,在社会管理体制下如何科学理解党委领导的实质内涵和正确处理党委领导与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等之间的关系,事关社会管理体制的构建和社会体制的  相似文献   
899.
论政治制度文明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对政治制度正当合理与否的评价。若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文明的评价标准应是秩序、权威、正义,三者交叉互补,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评价系统。它既为检验政治制度是否文明提供了新的标准,又为政治制度文明的实践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00.
长期在基层开展工作中,我认为要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在“破解四大难题”上发力。一是加强领导,强化指导,破解基层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难题。要加强领导,调动社会力量,合力攻坚,创新载体。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加大对创建“文化先进市县、文化先进乡(镇)”的培育力度,把文化强市、强县、强乡、强村作为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