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联合打造,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创排的大型原创史诗剧《丝路天歌》2月10日晚在宁夏人民会堂正式首演。近年来,宁夏舞台艺术创作精品迭出,舞剧《月上贺兰》《花儿》、秦腔《花儿声声》等多部剧目夺得全国大奖。为讴歌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生动景象,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于2013年立项创排大型原创史诗剧《丝路天歌》。该剧由总政话剧团一级编剧李宝  相似文献   
42.
在法律文明发展史上,富裕与法治(法制)的关系,既是崭新课题,也是古老课题。说其是古老课题,是因为贫富与法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法话语的主题。古代政治家、思想家认识到,百姓贫富是影响法律秩序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百姓富足才能知礼守法,民不聊生必然揭竿而起。管仲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唐太宗李世民认识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相似文献   
43.
近读《旧唐书》,看到一个细节,觉得很值得玩味: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后,满朝文武看到他都不敢说话。他很是奇怪:一起出生入死,亲如兄弟的伙伴们这是怎么啦?他思忖良久,始终找不到头绪。一天,他问魏征这是怎么一回事。魏征说,陛下太威严了,众臣害怕。听了魏征的话,李世民就每天照着镜子反复练习微笑。以后,在与众臣的交往中,他始终面带微笑,  相似文献   
44.
很多事情都有两重性,"诽谤"尤其如此。我们通常认为,"诽谤"是贬义词,即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的意思。其实,"诽谤"还有另一含义。在古代,"诽谤"就是"议是非",提意见,指过失,是一个褒义词。对待"诽谤"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把它视作洪水猛兽,不让人说话,甚至杀言官、禁偶语、设腹诽罪、搞文字狱;二是把  相似文献   
45.
人文历史     
《支部生活》2013,(3):46-48
"精雕细刻":邓小平大智慧中的小细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除具备"举重若轻"的恢宏气度外,也拥有"举轻若重"的细致功夫。"精雕细刻",就是邓小平成功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和方法。1961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接见共青团中央工作会议与会代表时说:"过去冀鲁豫的工作比太行热闹得多,太行的工作不够热闹,但是精雕细刻。  相似文献   
46.
每当人们谈起中国古代著名战略的时候,常常引用的一个脍炙人口的例子,就是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李密给杨玄感进的三策。当时正值隋炀帝发动了第二次征讨高丽之役,在后方督运粮草的重臣、前丞相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乘隋炀帝大军在外徒劳无功、国内动荡不安民怨沸腾之机起兵反隋。作为杨玄感的谋士,李密给他出了三个战略:北据幽州,断炀帝后路,"高丽抗其前,我乘其  相似文献   
47.
罗日荣 《唯实》2014,(1):96-96
<正>如何拿捏人情与制度?不少为官者遇到这样的两难选择,总觉得不知如何面对?唐贞观三年(629年),濮州刺史庞相寿犯了贪贿罪,受到免职处分,并追还赃款。庞相寿心想自己为李世民效力了大半辈子,当然不愿意放弃乌纱帽。为了保住官职,庞相寿向唐太宗李世民写了一封信,据史书记载:"庞相寿自陈幕府之旧",哀求太宗念在"故旧"的情分上予以宽  相似文献   
48.
真查与实改     
葛泉滋 《党员干部之友》2013,(10):2+1-F0002,1
<正>史载,唐代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李世民礼贤下士,励精图治,一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遂生东巡泰山、欲行封禅之意。此时,魏征挺身而出,犯颜直谏,认为此举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万不可取。唐太宗虚心纳谏,悔过自新,痛断封禅之念。这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闻过则喜推行善政的范例,也因此成就了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的声誉。这段史实,对于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正在进行的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9.
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咏史》中的千古名句。意思是,纵观古今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都是因勤俭而成功,因奢侈而破败。崇尚节俭朴素,力戒奢侈享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崇俭是治国之道。唐《贞观政要》中有这么一句话:"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其意是,骄奢淫逸,就没有好的结局。这句话出自魏征,他总结自古亡国帝  相似文献   
50.
学习和践行古圣先贤的言论,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是历代为国家、民族、人民作出成就者的共同特点。无论是为君、为臣,为政、治学,概莫能外。在这方面,唐太宗做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