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3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1篇
各国政治   87篇
工人农民   304篇
世界政治   3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2篇
法律   3255篇
中国共产党   4718篇
中国政治   6631篇
政治理论   1716篇
综合类   279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1145篇
  2013年   1073篇
  2012年   1289篇
  2011年   1322篇
  2010年   1513篇
  2009年   1738篇
  2008年   2529篇
  2007年   3480篇
  2006年   2069篇
  2005年   947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3.
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加强村级党组织先进性建设,是适应经济多元化发展趋势、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铁路改革过程中,企业的重组、合并所带来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碰撞,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和改革的深化。在铁路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使铁路企业的合并重组真正产生“1+1〉2”的效应,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一、尊重文化差异,形成文化融合发展强势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凝聚全员合力。按照路局直管站段新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各系统大力度合并重组,整合为新的单位。原来各单位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干部职工价值取向的差异。因此,要想尽快统一凝聚干部职工群众思想,释放出最大的战斗力,就需要我们在深化铁路改革过程中寻…  相似文献   
15.
戴维 《新东方》2006,(9):4-10
北京市昌平区地处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交汇处,区域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撤县设区以来,昌平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投资创业、生活居住、旅游休闲”三个首选之区的奋斗目标,作为北京郊区,昌平区目前仍有24万农业户籍人口,312个行政村,所以,昌平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昌平区委区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推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全会精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宜人新昌平作为新的目标,积极探索实践。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  相似文献   
16.
联合课题组 《求知》2006,(10):36-38
一、和谐要讲原则 企业和谐,不是表面上的和和气气或无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谐要讲原则”,这是通过总结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共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没有成熟的企业合资合作经验和完善的政策规定,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把和谐理解为无原则的“合作共事”,怕与外方发生矛盾而无条件地服从,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只考虑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利益,在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站出来为员工讲话,怕因此而影响与外方的关系,造成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企业内部矛盾凸现、问题重重。这些深刻的教训表明,构建和谐企业,不能不讲原则。构建和谐企业,要坚持以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相统一、相兼顾为原则,以保障国有资产权益为前提,用发展的大目标去化解矛盾、调解分歧、凝聚力量:要区别中外双方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确立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浅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出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崭新课题,我们只有从正确的思想出发点出发进行思考,才能正确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第一,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出发点。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在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突出,我们必须在观察、处理问题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坚持从社会建设的客观实…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犯罪控制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最重要的犯罪控制措施,有效地进行犯罪控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犯罪控制存在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有:犯罪控制力不强,犯罪高发态势未能得到有效抑制;诱发犯罪的因素较为普遍存在;矛盾转化工作力度不够。进一步强化犯罪控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高度重视犯罪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加大公安、司法机关的改革力度;切实抓好综合治理工作,尽快扭转公安机关孤军作战的局面;进一步打造一支高科技、高素质的刑侦队伍,提高侦查破案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唐峻 《精神文明导刊》2006,(9):59-59,61
企业文化的概念源自于欧美国家,是欧美国家在治理企业过程,超越管理体系和制度时运用的一种手段。欧美国家是以制度为基本的社会体系,从而也形成了公司治理的规范体系。制度本身的作用是制约,它可以让员工达到公司对员工要求的一个基本底线。随着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公司进入成熟期,管理者开始意识到用纯粹的制度来管理员工,就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于是人们就开始研究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发现,激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20.
吕福春 《求知》2006,(11):15-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地位,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指导性,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