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225篇
中国共产党   283篇
中国政治   18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第一条为规范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查处工作,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相似文献   
42.
在古今战场上,《三十六计》是设计施谋的经典,是克敌制胜的决窍。当前,检察机关在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时,面对作案人手段的不断多样化、诡秘化、智能化的情况,如何运用《三十六计》来更进一步查处此类犯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笔者就此谈点初浅认识,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3.
2000年 7月 8日下午,大荔县县政府领导正在二楼会议室开会,突然一个人跌跌撞撞冲进来,跪在地上,泪流满面。来人衣衫不整,蓬头赤脚,一脸的疲惫与惊惧,他声泪俱下地要求县领导“救救”他弟弟。   来人叫张延安,他已是一日之内第二次在大荔县政府领导的面前控告县农机监理站工作人员违规上路,扣留他们的机动三轮,追打他们兄弟二人的事实。   听着张延安的哭诉,县领导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立即要求县纪委从快从严从重查处这一事件,并于当天晚上,亲临纪检委听取情况汇报。纪委领导接到通知,一面向县农机监理站交涉要人,一面迅速…  相似文献   
44.
《党课》2009,(6):73-73
近年来,一些地方城乡规划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容积率调整成为引发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针对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相似文献   
45.
《党课》2009,(7):68-6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规范地方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通知》要求,坚决查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46.
《政策》2005,(1):62-62
国务院发布有关规定,我国将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以恢复食品工业的信誉,增强消费信心。规定要求,食品加工业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无这三证的企业必须严厉查处。  相似文献   
47.
胡伟 《天津检察》2007,(5):52-52
证据问题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核心和基础。但在查处刑事犯罪,尤其是职务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取证难,证人不与配合等问题。笔者现就如何解决好证人不与配合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8.
惩处     
《中国监察》2008,(8):29-29
黑龙江省依安县实行“案审三必谈制”提高案件审理质量;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案件查处工作主动接受多方监督;  相似文献   
49.
略论徇私枉法罪原案的有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徇私枉法罪具有“案中案”的特点,查处徇私枉法案就要牵涉到原案问题,原案是查处徇私枉法案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司法实践中,对原案是否必须构成犯罪及构成犯罪的标准有不同意见。对此,笔者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原案在徇私枉法案中的作用所谓原案,指的是先于徇私枉法案  相似文献   
50.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例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心累”主要是因为心理失衡.而心理失衡大都缘于永无止境的攀比。看到别人提升比自己快,待遇比自己高,住房比自己大.或原来的下级各方面都超过自己,才华、学问比自己差的暴发户发了财,心理就会不平衡,就会产生“堤内损失堤外补”的补偿心理。比较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和谁比、怎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