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34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118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侵害合同债权,是侵害债权的最主要形式,指第三人知道他人合同关系的存在,故意非法干涉他人履行合同,损害合同债权人利益的侵权行为。对此,我国立法未予明确,理论研究较少,本文拟就侵害合同债权民事责任的几个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3.
公证人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民事责任的原则规定,因自己的错误而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一方必须赔偿损害.这条普遍性原则也适用于公证人.当公证人未能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客户部分或者全部丧失了他通过办理公证应当获得的利益的时候,公证人必须按照客户受损害的程度,给予相应的赔偿.  相似文献   
134.
法律咨询     
  相似文献   
135.
我国律师民事责任承担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冰  樊清华 《理论导报》2005,(2):31-32,43
我国律师民事责任是一种责任竞合性质的责任,其归责原则是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兼容约定责任原则.责任范围应存在于律师所有业务过程中,其承担责任的数额应有相对的限制,并应在制度与措施上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136.
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是长久以来饱受法律界专家学者争议的问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证经济法责任是否具有独立性.其实,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即顺应经济交往形态的日益复杂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超越传统理论,用发展的眼光对传统法律部门进行重新划分所形成的新法律部门;同时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也体现在经济法责任自身具有的社会性、综合性、经济性等不同于传统“三大责任”的本质属性;最后,广泛存在于经济法立法.与司法当中的惩罚性赔偿,召回等独特的经济法责任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7.
我国刑法并没有设立见死不救罪,因为见死不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个道德问题。没有特定或法定救助义务的人,见死不救只是丧失了道德底线,理应受到道德和社会舆论的谴责,却不该受刑罚惩罚,也不用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然而,南京市高淳县一位市民却因为见死不救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不但被追究刑事责任,而且还付出了10万元赔偿金。  相似文献   
138.
【重点提示】在这起特殊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王和龙不仅是原告王晨的父亲,而且是被告芦田卫生院的医生,其妻子在被告卫生院分娩出现异常时,他又实际参与了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抢救。王和龙这一双重身份使得本案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如何正确界定王和龙夫妇的择医行为以及王和龙参与抢救行为的性质,如何准确认定被告芦田卫生院的医疗过失及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的比例,成为本案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9.
郭睿 《学理论》2012,(23):100-101
我国民法将赔礼道歉规定为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一般适用于精神损害赔偿一类的案件。实践当中,赔礼道歉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可以也应当有强制力保障其有效地执行,同时还应严格规范地进行适用。  相似文献   
140.
好意同乘是指搭乘人经车方好意邀请或同意后无偿搭乘的行为,即“搭便车”。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由于我国现行立法没有对好意同乘的内部民事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好意同乘存在不小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我国好意同乘内部民事责任的法律现状,今后在立法上首先要明确同乘人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资格,其次宜采用过错责任来确定车方责任,最后引入过失相抵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