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乡村建设是梁漱溟为复兴本真儒家人生和解决现实中国政治、经济问题而得出的一个结论或方案.这种初衷与国民党原无相关之处.因而梁漱溟从主观上一直力图摆脱国民党对其乡村建设的控制,竭力避免乡村建设成为国民党加强官僚政治的工具.无奈乡村建设实验权和财权一直仰仗国民党,梁漱溟又不愿与国民党发生直接冲突,因而最后乡村建设逐渐偏离了其理想设计,落入了国民党的控制.  相似文献   
82.
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领域广阔、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促成的,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自觉体认的产物.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扫盲和文化教育、引进和推广动植物良种、尝试建立农村医疗保健体系、移风易俗、倡导合作组织、加强农村自卫等方面.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其所遗留的丰富精神遗产,更在于其所进行的伟大实践为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3.
排行榜     
《工会博览》2008,(6):49-49
梁漱溟是五四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学者艾恺称梁漱溟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当初蔡元培先生聘梁漱溟去北大担任讲师,教授印度哲学,其时梁氏并无任何学位,所有学问皆读书自学而得。梁漱溟先生在时代风云中能有所自立,概由他读书深思的功力深厚过人。  相似文献   
84.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在邹平从事的乡村建设实验开始转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县政建设实验阶段。在这一阶段,梁漱溟通过乡学村学的组织,自下而上,“从根底做起”,以教育力量来改革行政,其目的是要在实际事业中养成农民“自动”的能力,促进自治的进展,从而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即建设新的礼俗。  相似文献   
85.
与洋务派、维新派、清末新政派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同,梁漱溟现代化模式的特色是:以社会现代化为取向,以农村为阵地,以文化为核心,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现乡村文明,以促进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梁漱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虽未获得成功,但它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中国人民改变积贫积弱面貌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又一次尝试,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深刻启示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86.
梁漱溟早期创造观与他领导的乡村建设实践之间有着内在关系,这对我们今天认识农村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王照批评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论”,一是对其文化观不以为然;二是嫌其夹有“共产思 想”;三是与其“教育救国”主张不合。王、梁二人的分歧,反映了改良主义内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8.
问世于1921年的梁漱溟先生的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富有盛名,在东西方社会环境均已发生了巨变的全球化背景下,追溯梁先生的东西文化议论,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发展路径提供新的视野和启迪。  相似文献   
8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在中国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和梁漱溟在研究农民问题中各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并身体力行地付之实践。他们在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农民运动的领导力量,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依据,解决农民问题的模式和方法等四个方面都既有相似的理念,更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0.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他特别看重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士人即读书人是"代表理性以维持社会者",中国的问题需要知识分子和农民相结合.在我们现代社会的农村中,知识精英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这很可能成为阻碍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在梁漱溟的提醒下,如何留住农村中的知识精英或如何促进知识精英向农村的流动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