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74篇
中国共产党   99篇
中国政治   102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8年1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冠军揭晓,哈尔滨小伙杨光获此殊荣.杨光不仅歌唱得好,会作词作曲,还擅长模仿名人明星,由此一举成名.杨光是一位盲人,他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经历了超出常人想象的痛苦与艰辛……  相似文献   
6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模仿性 ,使其无法自然地走向创新。传统思维方式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 ,并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守祖训 ,循道统 ,重形式 ,人中庸 ,排斥离经叛道 ,压制变革求新”的主调来阻碍创新。要创新就应当注重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改革传统文化 ,而这样的“转变”与“改革”本身就要创新。这就使创新更为艰难。但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和希望。因而应当充分认识创新的艰巨性 ,并通过深化改革等具体实践 ,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改革我们的传统文化 ,引导人们逐步走出只是满足于改进国外创新成果 ,将创新简单化、低级化、庸俗化的“创新误区  相似文献   
63.
64.
周世卓 《侨园》2013,(9):66-66
<正>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  相似文献   
65.
郑凯琳 《前沿》2012,(16):77-79
滑稽模仿(parody),也叫做幽默嘲讽或戏仿,最初作为一种文学手法,是指以幽默、滑稽和讽刺的方式,刻意模仿他人现有的作品以达到嘲弄讽刺的效果.在著作权法领域,由于其具有明显的文学创作手法特性,滑稽模仿的运用在知识产权法领域主要突显在著作权法中.实际上在国外,与著作权案例相比,滑稽模仿在商标法方面的案件的适用显得更为平常与多见,同样原理亦可应用于商标法,然而滑稽模仿的立法与司法运用在我国商标法中并无涉及,这实为商标法制度上的一大缺失.本文主要从与著作权法中的滑稽模仿出发,通过案例来探讨其在商标法中的适用基础与条件.  相似文献   
66.
本期导读     
●本期“经济管理”栏目重点推荐林祥的文章。 林祥:《建立致力核心技术攻关的区域创新体系》——截至目前,我国自主创新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模仿创新、集成创新,而原始创新和自主核心技术非常少。建立核心技术攻关体系,应以未来市场的潜在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为主体,以科技预见为引领,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以多学科交叉与新兴学科研究为主要路径,并且以政府作为关键性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67.
在地方政府的政策行为中,有两种参考他人已有经验的行为模式:学习借鉴与跟风模仿。这两种行为模式虽然较为类似,却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现有的理论无法对地方政府的学习借鉴与跟风模仿行为进行清晰地区分。本研究在政策扩散理论的基础之上,引入政策过程论,提出了新的区分跟风模仿与学习借鉴的标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协助地方政府实现对他人经验的有效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8.
69.
来信     
符号 《南风窗》2014,(16):12-12
<正>window@vip.163.com1许多国企凭借其特殊的地位和政策上的倾斜优势赚了个盆满钵溢,高高凌驾于全社会平均收入之上,这早已饱受诟病。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企又向来有"哭穷"的传统和技法,当然,"哭穷"只是手段,"涨价"才是他们处心积虑的诉求。因为作为裁量他们价格调整是否可行的最关键的形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