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84篇
中国共产党   224篇
中国政治   350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1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朱熹曾有一首被后世一再引用的《活水亭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人称之为哲理诗,因其于形象中寓深刻的道理。我  相似文献   
842.
从潜山去安庆。刚走出县城,过了皖河大桥。军分区宣传科张科长说:“很快就要到小市港,路过孔雀坟,想不想看看?”  相似文献   
843.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7,(12):15-19
最近,笔者重读了中国共产党英烈传,革命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常常催我泪下,启我奋发。特别是烈士们的“狱中诗”、“绝笔诗”、“就义诗”,更是令我心情万分激动,振奋不已!”血性文章血写成,党人风格万年贞”(郭沫若诗)。这些遗诗既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怎样做人的历史样板。现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844.
李天永的诗     
《时代风采》2007,(2):49-49
远与近;四季放歌;花之门;静夜思;一朵花的过程;窗.  相似文献   
845.
文章通过三首台湾乡愁诗的赏析,展现了自五十年代以来风靡于台湾的、在台湾与大陆隔离的生活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乡愁文学”,表现了当时台湾诗人回归祖国的“归属感”、思归不得的“幻灭感”和对祖国母亲可望而不可及的“遗弃感”。反应了诗人们强烈的渴望祖国统一,两岸团圆的情感。  相似文献   
846.
阿荣 《新湘评论》2007,(2):64-64
元朝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女诗人号称管夫人,是著名画家赵孟頫的妻子。她曾给赵孟頫写了一首表白爱情的词,其中写道:  相似文献   
847.
在我市隆重纪念重庆直辖十周年,展示直辖成就的大背景下,相继发生“彭水诗案”和“最牛钉子户”事件,引起境内外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与报道,至今余音未绝,给我市形象造成较大负面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直辖十周年正面宣传的效果。这些事件的发生及其演变固然与当前国际国内背景密不可分,但也与我们在新形势下工作方式、事态研判、应对机制等执政能力不能与时俱进有关。  相似文献   
848.
当诗歌艺术的皇冠不再 辉煌,诗人不再成为时代的 宠儿时,能够甘于寂寞、依然 钟情于缪斯并坚守着精神家 园的诗人,是令人敬佩的。马 克或许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 军旅诗人。 认识马克已有十几年了。在我的印象中,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我在副刊当编辑时,就开始接触他的诗歌作品了。他常来送稿,言语不多,总是微微一笑,来来往往,彼此也就熟悉了。我对他的创作也就有了些认识。或许,由于我自身也喜欢诗歌创作的缘故,于是便和各地的诗友们有了更多的联系。那时,我们在报纸上开辟了…  相似文献   
849.
秋雨 《今日海南》2007,(2):48-48
清朝有个叫叶存仁的官员,雍正年间任知铜知县,乾隆年间任河南巡抚、河东河道。叶氏混迹官场30余年,甘于淡泊。从不苟取,堪称“清廉”。有一次在某官位上离任时,僚属派船送行。大家依依话别,难舍难分。直到夜深人静时,忽见一叶小舟划来,船上载有许多礼品。原来是僚属们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夜里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这次肯定会收下。不料叶存仁见状,即令随从备好文房四宝,书诗一首:“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书毕,将馈赠品原封退了回去。  相似文献   
850.
桃花驿风情     
位于孝感市东部的杨店镇,古名斗山铺,建于唐代,以驿站蜚声荆楚。宋神宗元丰五年,文豪苏东坡途经此地,有感于十里桃花,留下了“花发颜如醉,风吹面不寒”的千古绝名;后邑人沈明亦有《咏桃驿》诗:“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斗山铺由此得名“桃花驿”,现为全国四大名桃基地之一。再后来,因杨姓人在此处繁衍发屏并有了声望,人们又将此地更名为“杨家店”,至今使用的“杨店”乃后人简称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