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2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2734篇
中国共产党   909篇
中国政治   1782篇
政治理论   667篇
综合类   151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658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687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证据制度是一国诉讼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证据立法过于粗疏 ,可操作性不强 ,远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合理地重构证据制度 ,应当对传统证据理论进行全面检视 ,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现代刑事证据制度藉以立足的基本理念 ,惟此方能实现理性立法。  相似文献   
92.
知识产权法的正义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之树常青,关于知识产权价值的讨论也应当是常谈常新。不同的法律制度蕴含并追求不同的价值,且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也不例外。知识产权之所以正当,是因为它自身包含的价值;知识产权要持续其正当性,离不开对其所蕴含价值的不懈追求。公平正义和效率于知识产权,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没有了这两轮或者两翼,知识产权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本期组织的三篇文章分别讨论了知识产权的正义价值、知识产权的公平正义价值和知识产权的效率价值,不仅体现了知识产权法对法学领域古老的公平正义价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知识产权法对市场经济社会效率价值的追求。知识产权法不仅要激励创新以求社会进步,也要公平正义且有效的确定利益归属和分配以保障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3.
2004年 9月 15日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要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提高司法效率,充分发挥司法制度和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作用, 保障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正常秩序。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对检察、审判机关而言, 这就首先要求内部机制职责明确, 能够有效地实现职能要求, 不给推诿扯皮留下空间。推诿扯皮、职责不明、效率低下、腐败丛生, 这是人们所深恶痛绝的现象。这一现象吞噬着司法公正。司法体制改革的必…  相似文献   
94.
95.
薛凡 《中国公证》2006,(8):9-12
一、公证文书效力与公证效力的区分 “效力”一词,西方久负盛名的法学家凯尔森在其名著《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解析道:“我们所说的‘效力’,意思就是指规范(norm)的特殊存在。说一个规范有效力就是说我们假定它的存在.或者就是说,我们假定它对那些其行为由它所调整的人具有约束力。”凯尔森的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公证文书效力的钥匙。然而当我们讨论公证文书的效力时,有可能会发现,公证文书效力与公证效力其实并不是同一概念,如有些论者已经指出“公证效力与公证书效力是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概念范畴,是同一事物不同层次之间的规定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96.
死刑的实体和程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死刑的正当性问题争论不休之际,如何控制死刑、确保现存死刑的最低程度的正义,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认真审视检讨我国的死刑制度。一、死刑存废的简要回顾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故又被称为生命刑、极刑。死  相似文献   
97.
刘娅 《法治研究》2006,(6):33-33
对律师最早的感受,可溯源于儿时看过的港产片:律师头戴假发,穿着庄严肃穆的律师袍,在法庭上踱着方步,配合着饱含鼓动性的手势侃侃而谈,那时的我总是痴迷于银幕上的律师形象。及至专攻法律并以此为业,才知晓即便在最美好的时代,律师的公众形象也令人难以恭维。  相似文献   
98.
康德的政治自由观界定了在社会政治领域中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力的法律限度。康德政治自由观中的正义原则是道德自由观中的自律法则的外化。道德自律法则为康德在社会政治领域中探讨个人自由的正当性和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99.
严世林 《中国律师》2007,(11):68-70
当前,许多地方为了发展地方工业经济,建设现代化城市,大批的征用农民的农业用地,土地矛盾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土地这一不动产的占有和使用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0.
现代中国实现法治的路径研究很大程度是研究乡村社会的法治实现路径。论文从乡村社会的一个案例说起,通过这一案例展现了乡村法官在具体的裁判执行过程中,如何协调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引介了国家正义与乡土正义的概念,详述了法官解决乡村纠纷的过程和实现法治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