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24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75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葛现琴 《行政与法》2004,8(8):99-101
合同责任性质和内涵界定是合同责任归责的基础,合同归责服务于其功能的实现。过错在我国合同责任的支柱性意义,免责事由的严格性规制,使得我国合同法仍有坚持以过错推定责任为主要归责原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32.
胡波  李竹 《广东法学》2005,(1):54-58
本文对目前司法实践中的量刑建议权进行了不囿于传统的思考,力图从法律应当对社会需求有所回应的角度来看待量刑建议权中带有的司法的协商性特质,并且指出,这种特质的出现,并非对程序正义的抛弃,而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633.
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於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和公布的审理证券民事赔偿案件方面第一个系统性司法解释。本文就《规定》的出台背景和对其的理解与适用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34.
梁亚 《时代法学》2007,5(3):54-61
警示缺陷意味着产品警示适当性的缺失。适当的产品警示在内容、语言、设计以及位置方面均需满足一定的要求,而且还应当排除不必要警示的干扰。警示缺陷的认定采用风险-效用的权衡分析与消费者合理期待标准相结合的方法。在警示缺陷诉讼中,过失责任为适当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的证明是追究生产者警示缺陷责任必须具备的前提,生产者可以主张特定的抗辩事由来对抗产品最终用户的权利要求。  相似文献   
635.
在赃物犯罪中,犯罪所得物并非任何时候都始终保持赃物的性质.在某些情况下,犯罪所得物会由于发生一定事由而丧失赃物性质.这些事由主要有归还被害人或者被司法机关追缴,因即时取得、加工、附合、混合或者放弃返还请求权、撤销权等而丧失所有权.这些事由一旦发生,犯罪所得物就丧失赃物性质,此后对该物的处分行为不再构成赃物罪.  相似文献   
636.
论正当化事由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化事由错误与事实错误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它并不属于犯罪论体系上的构成要件,可以归属于违法性问题,因此,又与违法性错误有近似之处。有关正当化事由错误的理论界说,大陆法系的理论界定相对明确一些,聚讼的焦点主要围绕在违法性阻却事由错误的理论认识与归类的问题上。与此相比,我国学术界对正当化事由的界说,缺乏完整的认识,传统的归入事实错误说似乎已成定论。在我国的刑法理论界,有关正当化事由错误问题基本上不存在激烈的争鸣,偶有一些新的论点,也很难与事实错误说相颉颃。  相似文献   
637.
638.
卞育禾 《法制与社会》2012,(16):158-159,165
在民事合同违约纠纷案中,不少违约的起因是政府行为,如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的"限购令",导致不少二次或二次以上购房者的房屋买卖合同面临违约的境况,又如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具体行政行为,可能导致一方合同义务无法履行。司法实践中,如果合同中不存在政府行为属于免责事由的免责条款,那么,政府抽象行政行为一般都会被认定为不可抗力,而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为不可抗力时需要个案而论。  相似文献   
639.
储蓄合同是一种特殊合同,我国《合同法》没有对其做专门规定,应当作为无名合同来处理。储蓄合同一经成立,银行即对储蓄存款享有所有权,储户对银行享有的是债权。在储蓄存款被冒领时,应当依照什么原则来划分储蓄机构与储户间法律责任,储蓄机构对取款权利人身份审查是形式审查还实质审查,储蓄存款被冒领依据何种规则进行赔偿等进行理论上的探究,是基本的出发点和探究诉求。  相似文献   
640.
姜敏 《时代法学》2013,(5):111-120,F0003
Drazen Erdemovi6案引发了一个问题:一个士兵射杀了大量的平民,因为如果他不执行非法的命令,他的上司就威胁要杀了他,他是否能够凭借受到胁迫为自己抗辩?这个问题已经在国际刑事法庭及以外引起了很大争议,前南斯拉夫法官Antonio Cassese参与了最前沿的辩论。笔者结论是:受胁迫是否成立正当的抗辩事由或者宽恕事由取决于情节,但这也同时取决于Drazen Erdemovic'主张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