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435篇
中国共产党   183篇
中国政治   261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1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本文从与家人的交往、课余时候(玩)、学生的烦恼和担忧、自我期望四个方面,对中日青少年生活基本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中日青少年在自我评价、对健康的关注、集体意识、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遇到困难时中日青少年都愿和父母商量,但与祖辈的交流都不多,两国青少年的烦恼、担忧都集中在学习上。比较还显示,中日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以及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62.
《刑法》第389条第一款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对于“不正当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理论界和实务界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认为是非法利益;第二类认为是非法利益和其他不应当得到的利益;第三类认为是非法利益和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不确定利益;第四类认为是受贿人为行贿人谋取利益违背职务上要求的利益①。从此四类观点分析,非法利益是公认的行贿罪之“不正当利益”,分歧在于“不应当得到的利益”、“不确定的利益”、“违背职务要求的利益”,这是从不同角度所作的分类。笔者以为利益无论如何分类,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才能取得,并且刑法是通过评价人的行为即取得利益的方式手段来对不同种类的利益加以评价。笔者从获取利益的方式手段上将利益分为如下三类,便于从刑法的角度讨论行贿罪之“不正当利盆。  相似文献   
963.
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内部分化与认同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北京、上海、沈阳三地四个国有改制企业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与认同差异。基本的发现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的阶级认同呈现出一种多元认同为基础的格局,普通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工人阶级的身份认同与客观意义上的阶级区分存在着差异。这些认同差异可以从地位评价与期望、差异性职位和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等方面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64.
《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对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言,在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相对人个人自由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然而,这部法律也并非臻于至善。其中有几个突出的问题需要通过法律解释和法律修改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65.
梁秀慧 《前沿》2006,(1):132-134
正当防卫是公民的一项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条件。  相似文献   
966.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行为的理解与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凯 《中国检察官》2005,1(5):18-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219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行为表现为: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如何理解上述规定的含义,并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地适用,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都未能解决的难题。本文拟就该罪客观行为中有争议的问题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967.
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与前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指出行为金融理论与传统金融理论争论的核心是有效市场假说,并用行为金融理论合理地解释了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象。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人也不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文章介绍了行为金融理论下投资者的决策心理特征、投资决策中存在的各种偏好、及由此造成的行为认知偏差。行为金融研究投资策略的目标就是要有效的利用这些偏差来获得超额利润。  相似文献   
968.
高志明 《经济与法》2003,(11):43-43
附条件的合同指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约定一定条件,合同虽已成立,但不立即生效,而是待条件成就时才生效。因而,附条件合同的效力取决于所附条件的成就与否,而所附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不确定事实,必定要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合同生效的附加条件。这是一种“如果……,则……,否则……”的法律逻辑。按照民事法律的要求.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须因其自然过程发生或不发生,不能受到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影响.否则.就难免对他方当事人产生不公平的结果。因此,对当事人不正当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不正当造成条件不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对于不正当阻止合同生效条件成就的行为,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69.
蔡宝珠 《世纪桥》2003,(3):56-56
图书馆是知识、信息型服务机构。图书用户期望与图书馆信息服务之间存在着互动效应,而这种互动效应的主导方面在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它决定这互动效应能否持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970.
原江苏省如皋市人大代表、郭园镇原镇长鲍学文伙同他人炮制400份题为《特大新闻》的小字报,以虚构的事实、极其下流的打油诗,诽谤该市下原镇党委书记马某与副镇长吴某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成为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党员干部利用“小字报”形式恶意诽谤第一案。堂堂一镇之长为何捏造事实,诽谤外镇党委书记?两人之间有怎样的恩怨纠葛呢?自感“面子受伤”酝酿“复仇计划”现年49岁的鲍学文高中毕业后,就破选拔为村干部,次年入了党,几年后又被破格录用为乡镇干部。此后,他凭借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