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30篇
中国共产党   181篇
中国政治   304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3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81.
钟致远 《律师世界》2001,(12):13-14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杀人偿命,自古皆然。一个酒后杀人的被告人。一审判处死刑,判夺政治权利终身,是  相似文献   
182.
沈发 《西部法苑》2001,(8):12-13
1999年12月28日,自贡市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锅公司)原4名主要领导人集体贪污案,终于划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83.
自贝卡利亚最先明确提出废除死刑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宣布废除死刑。可以说,废除死刑的主张,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支持。但是,康德和黑格尔在自己的法权论著作中却明确反对废除死刑,并明确反驳了贝卡利亚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死刑的实施,其首要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正义,而非为了社会的功利。所以,废除死刑,就取消了诸如杀人者必须偿命这样的正义原则或公理。在当今废除死刑的世界性潮流面前,康德和黑格尔作为哲学家的观点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4.
死刑是剥夺人生命权利的刑罚。与自由刑不同,死刑具有不可恢复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自贝卡利亚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关于死刑的争论从未间断。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于死刑存废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于我国的死刑争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5.
秦石 《中国律师》2012,(4):18-21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根据各代表团对刑诉法修正案草案的审议意见,草案又先后做出了8项和5项修改,内容涵盖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排除条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申请不公开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讯问被告人等。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其中赞成2639票,反对160票,弃权57票。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题记  相似文献   
186.
陈有西 《公安学刊》2000,12(4):9-12
汪红英犯组织卖淫罪 ,一审法院判处其死刑 ,立即执行 ;二审法院改判死刑 ,缓期两年执行。由此案而引发的法理思考发人深省。对组织卖淫罪规定死刑有中国历史文化心理基础 ,但在世界各国刑法典上很少有类似的规定 ,也很难找到类似的判例。因此,有必要考虑废除组织卖淫罪的死刑,将最高刑改为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187.
欲哭无泪     
鲁晋 《党建文汇》2001,(5):31-31
2000年12月27日,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庄严宣判:被告人吕景阳(张家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科原科长)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88.
死刑是以剥夺犯罪人生命为内容的最为严厉的刑罚,应遵循公正、功利与人道三大原则。死刑是起源最早的刑种,在几千年人类刑罚史上一直占据着刑罚体系的主导地位。死刑制度走向历来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因此,如何评价死刑,保留或是废除,限制或是扩张,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政治问题。我国作为保留死刑的国家,限制与减少死刑已受到立法和司法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9.
死刑案件公开审判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死刑案件审判的是最严重的刑事犯罪,公开审判是司法公正最重要的保证,死刑案件的公开审判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本文解读联合国有关机构对死刑案件公开审判的要求,提出了公开审判在权利和义务层面的性质,分析了死刑案件公开审判要求的特殊性,介绍了国外在死刑案件公开审判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死刑案件公开审判的现状并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和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0.
贾萍  高成 《法制与社会》2010,(9):271-271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人权思想的不断兴起及刑事法治的不断发展,死刑的存在价值日益受到质疑。通过比较死刑存废的理由和分析我国目前经济文化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知死刑在我国有其存在的背景和理由。但与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死刑在我国的发展也必将走向消亡。本文认为通过立法和司法上的限制和改进,在条件成熟时我国的死刑将会顺应国际潮流和趋势全面废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