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3篇
法律   187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姜树山  王英元  焦炎  孙斌  路健  王亚方 《法医学杂志》1990,6(1):18-20,27,F003
尸体角膜的死后变化是法医实践中用以判断死后时间的最重要的早期指征之一,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迄今报告不多.为了深入探讨,我们利用心脏电生理实验后的犬,经过心脏放血处死后,对其角膜死后变化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李某,女,10岁。2010年10月12日11时李某因银屑病,在全身外敷了由某私人诊所自制的中药粉末(成份比例是斑蝥40%、生川乌15%、生草乌15%等),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敷药部位起水泡,第二天  相似文献   
33.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2012年1月13日,某备用空地围墙下发现1具焚烧男尸。尸体仰卧于一约30度斜土堆上,尸体南侧紧贴围墙,东、西、北方向用高约1m的土堆围住。尸体衣裤在原位被焚烧碳化,仅存胸背部紧贴地面处、右侧小腿以下处衣裤及双鞋完整(图1)。尸体南侧墙上有火燎痕迹。1.2尸体检验青年男性尸体,呈拳斗姿势。颜面呈暗紫红色,未见烧伤,双眼睫毛完整,未见睫毛征候,双侧外眼角未见"鹅爪样"改变,双角膜透明,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6cm,结合膜见散在针尖样出血点;鼻腔内有  相似文献   
34.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池某,女。2011年11月6日死亡,因死因不明怀疑被人投毒。提取心血未检出毒物成分,后解剖提取肾、心、子宫、肝、脑、肺等脏器,要求进行毒物分析检验。1.2毒物分析检验主要仪器与试剂美国ABI公司API2000 LCMS/MS;岛津LC-2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甲氰菊酯、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和甲  相似文献   
35.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2012年1月13日,某备用空地围墙下发现1具焚烧男尸。尸体仰卧于一约30度斜土堆上,尸体南侧紧贴同墙,东、两、北方向垌高约1m的土堆围住。尸体衣裤在原位被焚烧碳化,仅存胸背部紧贴地面处、右侧小腿以下处衣裤及双鞋完整(图1)。尸体南侧墙上有火燎痕迹。  相似文献   
36.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贺某,男,56岁,农民。某日在家中吃完晚饭后,突感不适,紧急送医抢救,入院时神志不清,深昏迷,给予吸氧、吸痰、促醒、抗休克等对症处理,约2h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勘查发现橱柜上一铁盒中黑塑料袋内装有可疑白色粉末,家属怀疑可能系中毒死亡,等待解剖期间尸体一直放置在自家窑洞内。1.2尸体检验尸体检验死后6d进行。尸斑呈暗紫红色,位  相似文献   
37.
溺水是公安法医日常检案中最常见的死因之一,水中发现的尸体是否为生前入水,是公安法医日常鉴定的要点也是难点,而一旦溺亡的案件中掺杂了其他复杂的案情,其鉴定意见失真也极易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法医鉴定过程中,溺死一般依据尸体征象、组织病理学检验和硅藻检验等综合考虑。PMCT为法医诊断溺死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规使用于诊断溺死。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使用PMCT对溺死尸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PMCT诊断溺死的应用价值与潜力,并对国内PMCT发展的必要性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 A, GYPA)、CD6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在水中晚期尸体生前伤和死后伤的表达情况,为在水中晚期生前死后伤鉴定筛选标志物。方法 1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6)、生前挫伤浸没组(n=6)和死后挫伤浸没组(n=6),生前挫伤浸没组采用机械失重技术建立SD大鼠右后肢挫伤模型,死后挫伤浸没组是SD大鼠处死后用机械失重技术建立右后肢挫伤模型,对照组不予致伤处理,所有大鼠均浸没72 h。肉眼观察及HE染色观察生前伤和死后伤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GYPA、CD68及TNF-α蛋白在挫伤组织表达情况;随后在实际案例中予以验证。结果 肉眼观察和HE染色均无法较好地鉴别浸没72 h大鼠的生前伤和死后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生前挫伤浸没组软组织GYPA表达呈阳性,CD68在炎性细胞膜呈阳性表达,TNF-α在胞质表达呈弱阳性,GYPA、CD68和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死后挫伤浸没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39.
目的考察阿维菌素在急性中毒死家兔体内的再分布。方法按最小致死量一次性灌胃250mg/kg阿维菌素,HPLC法检测家兔死后0h、24h、48h和72h中阿维菌素的含量。结果给家兔一次性灌胃250mg/kg阿维菌素的临床死亡时间为120.6±9.2min(±s,n=10);测定了阿维菌素的致死血浓度和致死组织浓度;家兔死后0h~72h心血和各主要脏器组织中阿维菌素含量存在体内再分布现象;确定肝、肾、肺为最佳组织检材。结论阿维菌素在急性中毒死家兔体内的再分布数据,对法医办理此类案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犬体内死后再分布动物模型,观察温度对其死后再分布规律的影响。方法雄性杂种犬18只,盐酸布比卡因(5mg/kg)硬膜外麻醉致死,随机分3组,分别置于室温(20~23℃)、4℃和-20℃,于死后0、2、4、8、24、48、72、96、120h同一尸体提取心血、周围血、肝和大脑,GC-NPD、GC-MS法检测其中布比卡因含量,比较其各组含量变化。结果室温时心血、周围血和大脑的死后再分布现象较明显且复杂.4℃时死后再分布现象较室温下弱且缓慢。-20℃时4种检材中布比卡因的再分布现象进一步减弱。结论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致死犬体内可发生死后再分布.低温保存可延缓或阻止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