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3篇
法律   187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建立甲胺磷的犬灌胃染毒致死模型,观察甲胺磷在犬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犬经8倍LD50(7.4mg/kg)剂量甲胺磷灌胃后,观察其中毒症状,死亡后即刻解剖,分别取心、肝、脾、肺、肾、脑、右上肢肌、右下肢肌、胸肌、胃组织、心血、胆汁、玻璃体液和尿液,GC/MS和GC法检测其中甲胺磷含量。结果犬8倍LD50甲胺磷灌胃染毒后20min内出现中毒症状(,53.3±14.1)min死亡。各组织脏器及体液中甲胺磷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胃(99.84±0.87)μg/g、脾(46.87±28.67)μg/g、肝(43.82±22.74)μg/g、肾(43.79±29.04)μg/g、心血(35.36±13.98)μg/mL、肺(35.25±18.59)μg/g、尿34.81μg/mL、胸肌(19.23±17.18)μg/g、右上肢(16.92±8.98)μg/g、心(15.09±6.11)μg/g、右下肢(12.83±7.63)μg/g、脑(10.91±4.13)μg/g、胆汁(6.75±1.45)μg/mL、玻璃体液(6.22±4.97)μg/mL。结论甲胺磷在犬体内死后分布不均,胃、脾、肝、肾、心血、肺、尿检材中含量较高,可作为疑似甲胺磷中毒毒物分析的检材。  相似文献   
62.
詹成  沈忆文  赵赟  江洁清  徐红梅  赵子琴  许弘飞  吴克荣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26(5):420+422+435-420,422,F0003
1案例简介 1.1简要案情 某男,41岁。2010年2月4日自莫桑比克返乡探亲,2月16日夜因出现大汗畏寒症状就医;2月18日中午,体温40.6度;2月19日17时,出现抽搐、呕吐、昏迷,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相似文献   
63.
在法医学检案中,经常会遇到杀人后对尸体增加损伤的个案,如杀人碎尸、杀人焚尸等,但杀人后切割性器官、切开胸腹腔取走部分脏器的行为实属罕见,笔者在检案实践中曾遇到的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佚名 《法治纵横》2013,(18):52-54
1918年,苏联一个布匹店小老板伪造了一份“共妻令”,并将之付诸实践。这个冒险家死后,“共妻令”并没有随着法庭的审判而结束,反而成为“共产共妻”谣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65.
大鼠死后心肌和肺脏微管蛋白降解规律的初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死后心肌和肺脏微管蛋白(tubulin)的降解规律与死亡时间(PMI)的关系。方法大鼠经切断股动脉致失血性休克处死后,置于RXZ智能型人工气候箱内,实验条件设定为:20℃恒温,湿度50%。分别于大鼠死后0、1、2、3、5和7d时剖取心肌和肺脏组织,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和肺脏tubulin的含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ubulin在正常大鼠心肌和肺内高表达,死后1d时其含量已开始下降,至死后7d时仍可检测到微管蛋白的存在,但tubulin在肺脏内的降解速度快于心肌。两种组织内tubulin含量随PMI变化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心肌Y=-1726.Ix+14083,r=0.9684;肺脏Y=-1439.89x+12041,r=0.9808。结论大鼠死后心肌和肺脏tubulin的含量逐渐减少,与PMI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6.
佚名 《今日广西》2010,(14):40-41
第一次入棺:1908年 同治五年,咸丰帝的定陵完工。按清制,他的两位皇后慈安、慈禧的陵墓只可在定陵附近选址,并只能建一座皇后陵。当时便定下给两位皇太后建一座陵,棺椁并排奉安。慈禧看了奏折很生气:“哪个陵里葬两个太后?这不是明着欺负我们姐妹?”  相似文献   
67.
颅骨骨折断面细微结构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者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颅骨骨折断面上微细结构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发现在颅骨骨折断面上有微细的骨折裂线,向断面深部的骨质中延伸,其宽度为5至100um不等,主要分布在颅骨外板内,或外板与板障的交界处.分布于板障内的微细裂线可造成骨小梁横行、纵行和螺旋形骨折.骨折时,骨基质中的胶原纤维束可被分离或断裂,各胶原纤维层可分开.骨内血管可被骨折裂线横断或纵形撕裂,损伤的血管可被从哈佛氏管中拉出.生前骨折时,在微细裂线的深方可清楚见到纤维蛋白网和红细胞相互粘集,死后骨折则未见到此现象.本文还探讨了颅骨骨折发生的机理和推断生前骨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8.
死后经过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牙齿作为个体死后可以保存最久的生物检材之一,目前在死亡时间推断方面的利用程度并不高。近年来,随着法医牙科学的兴起,国内外研究者们利用大体形态学、病理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探究了牙齿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牙齿推断死后经过时间的研究进展,总结其在法医学死后经过时间推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以期为早日实现利用牙齿推断PM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PMI的参数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死亡时间(PMI)的合适彗星参数。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10℃和20℃环境中44h,每4h取材脑和骨髓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彗星电泳,CASP软件测量彗星参数,线性回归分析和比较各参数与PMI的相关关系。结果死后DNA随PMI的延长逐渐降解,彗星头和尾DNA百分比、尾DNA、Olive尾矩、尾面积、尾矩等参数与PMI呈稳定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彗星头和尾DNA百分比、尾DNA、Olive尾矩、尾面积、尾矩等参数是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PMI的合适参数。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心肌中VEGF在死后一定时间的稳定性及表达的变化规律,评价其对死后诊断机体早期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SP法染色、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系统,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内VEGF阳性表达面积和强度,并对VEGF在死后不同时间的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VEGF在缺血心肌组织中,见灶性或成片心肌细胞强阳性表达,部分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表达弱阳性,间质表达阴性;在4℃放置,随时间延长,缺血心肌组织VEGF阳性表达有减弱趋势,至10d时缺血心肌组织仍可见VEGF在少许心肌细胞胞浆内呈弱阳性表达。在4℃放置10d以内,缺血心肌和正常心肌标本之间VEGF阳性表达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VEGF能耐受一定程度自溶及腐败的影响,其免疫组化检测对于判断死后4℃放置10d以内的尸体是否出现过心肌缺血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