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3篇
法律   187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和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和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分布特点。方法犬12只,其中6只经蛛网膜下腔,另6只经股静脉匀速注入利多卡因(5×15mg/kg)致死,迅速解剖动物,取大脑、侧脑室脑脊液、腰段脊髓腔脑脊液、不同脊髓节段(颈髓、胸髓、腰髓、骶髓),心、肺、肝、脾、肾、胆汁、尿、心血、周围血、注射部位肌肉和注射部位20 cm以外肌肉等脏器组织和体液,用气质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利多卡因含量。结果蛛网膜下腔注射致死犬体内利多卡因的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腰段脊髓腔脑脊液、骶段脊髓、胸段脊髓、侧脑室脑脊液、腰段脊髓、颈段脊髓、肺、肾、注射部位肌肉、心、大脑、脾、心血、肝、周围血、胆汁、注射部位20 cm以外的肌肉、尿;静脉注射致死犬体内利多卡因的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肾、心、肺、脾、大脑、肝、周围血、胆汁、心血、颈段脊髓、胸段脑脊液、注射部位肌肉、腰段脊髓、注射部位20 cm以外的肌肉、侧脑室脑脊液、尿、腰段脊髓腔脑脊液、骶段脊髓。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致死犬背侧脊髓液中利多卡因含量最高,静脉注射致死犬肾脏利多卡因含量最高,此分布特征可为利多卡因麻醉意外法医学鉴定中入体途径的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曲马多在中毒家兔体内死后分布规律,为曲马多中毒检材采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经口给予10倍LD50曲马多,待家兔死亡后迅速解剖取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FTD法测定其体液、脏器、大脑及右上肢和右下肢肌肉中曲马多的含量,比较其变化规律。结果血液和肝脏中曲马多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5μg/mL和0.05μg/g,提取回收率为97.60%±0.65%~103.10%±1.24%。曲马多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为:肾〉胃〉肝〉脾〉肺〉脑〉心〉上肢肌肉〉下肢肌肉〉〉体液(尿〉胆汁、心血〉玻璃体液)。结论大剂量曲马多中毒致死后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组织中曲马多含量明显高于心血、胆汁等体液。  相似文献   
93.
本文用扫描电镜,对11例生前枪弹创和12例死后不同时间形成的枪弹创作对比观察。结果发现,生前枪弹创有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凝块,纤维蛋白网形成,死后10min内的枪弹创亦有少许散在红细胞和纤维蛋白形成,很少见纤维蛋白网。死后25min的标本仍可见稀疏的红细胞,但无纤维蛋白形成。作者认为在扫描电镜下诊断生前枪弹创,需全面观察,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4.
何桂琼  吴家骏 《法医学杂志》1994,10(1):11-14,F003
本实验采用我室自己制备的免抗鼠纤维连接蛋白抗血清作为第一抗体,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不同损伤时间鼠损伤皮肤Fn的渗出及分布变化.探讨应用纤维连接蛋白诊断生前伤、死后伤的价值.其结果表明:伤后5分钟,创缘深层出现纤维连接蛋白细网.其渗出量与损伤时间密切相关.死后标本均无纤维连接蛋白渗出.因此.我们认为该方法可为法医学研究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鉴别诊断开辟另一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
为了研究死后不同时间酶组织化学发迹和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 用HE、PTAH和酶组织化学洒色法,对列在鼠尸僵时肌肉的横纹和酶活性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发现死后2-4h横纹模糊,6h后变清楚可持续至24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辅酶Ⅰ黄递酶(NADHD)变化较小,至死后24h,两岂纤维的酶活性 较强;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下降较明显,至死后24h,Ⅱ型纤维的酶活性几乎完全消失。结论 肌纤维结构的  相似文献   
96.
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法医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e K  Lu JP  Zhu XJ  Wang ZY 《法医学杂志》2006,22(5):381-384
心源性猝死在成人猝死的死因中占首位,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猝死的主要机制之一,由于早期心肌梗死发生突然,且可在短时间内死亡,肉眼和镜下都缺乏典型的形态学改变,一直都是法医实践中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多年来心肌梗死的研究成果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及局限,展望新的临床指标在法医工作中的可行性,期望提高死后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7.
《人民调解》2006,(12):44-44
问:我父亲退休后住在老家。前不久,我收到了父亲从老家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我父亲懂电脑),打开一看,竟然是父亲的遗嘱,内容是关于他死后遗产如何处理。请问:以电子邮件形式所立的遗嘱有效吗?  相似文献   
98.
大鼠脑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测定 15只大鼠死后 48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细胞核DNA含量的面积(Area)、等效直径 (Mean Dia ,MD)、异形指数 (Indexofdensity ,ID)、平均光度 (Averageopticaldensity ,AOD)、积分光度 (Integralopticaldensity ,IOD)、密度变化数 (L Den Coe ,LDC)和平均灰度 (Averagegray ,AG)等七项参数的变化值。结果证明 ,在大鼠死亡后 2 8h内 ,其脑细胞核DNA降解速率与PMI具有一定相关性。将每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多项式运算 ,获得了更能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其结果表明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测量机体死后DNA含量变化 ,将会成为推断PMI精确、客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
劳动者微博     
郭明义 鞍钢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胡波、薛喜纯:两位可爱的工友。每天,一同擦设备、一同完成矿石和岩石生产任务,受到了工友们的称赞。他们两位,还在眸前,就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血样。今天,两位又庄重的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承诺死后,将眼角膜给别人带来光明,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可用器官移植给剐人。  相似文献   
100.
葛忠雨 《法制博览》2009,(11):37-37
每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历史之谜。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哕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