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1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4973篇
中国共产党   374篇
中国政治   1028篇
政治理论   266篇
综合类   132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592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759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第 4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依据诚实、守诺言、讲信用的准则 ,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并以诚实信用的方式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市场经济当事人严格遵循的道德准则 ,也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律原则。它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的确立 ,经历了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而本文旨在介绍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过程 ,并对该原则的功能作一简要论述。一、诚信原则的历史沿革1.罗马法阶段诚信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 ,但其究竟来源于罗马法的何种制度 ,说法不一。有…  相似文献   
32.
民事再审制度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怡  唐力 《河北法学》2002,20(5):12-19
再审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讲,我国再审制度对于保障民事审判的公正性以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再审制度是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而设计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追求所谓的“实体公正”而忽视了法院裁判的稳定性。诉讼是特定化的解决纠纷的活动,具有其特殊的内在要求,再审制度的构建必须考虑影响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相互关系。在深入分析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再审制度的具体设想,即取消法院主动决定再审的权力;限制并逐步取消民事检察抗诉的权力;最终建立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一元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33.
因特网时代的民事司法管辖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迎来了因特网时代。基于因特网自身的特点 ,传统的民事司法管辖权面临着挑战。美国和欧盟各国在因特网时代的民事司法管辖权制度相异且存在弊端。构建我国在因特网时代的民事司法管辖权制度应体现因特网自身的特点 ,遵循特定的原则 ,引导因特网向自律、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4.
《法人》2007,(8):1-1
"我们25年来没当过被告"!一个拥有二十多亿资产的浙江民营企业家在介绍自己的企业时首先这样表述。琢磨这句话,传达的信息有两个,其一,企业25年的发展是很讲规矩守信用的,值得信赖;其二,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中,这家企业殊为难得。讲信用守规矩没当过被告,就能够成为当下企业或企业家们突出的一种优良品质,确实是一个我们应当认真面对的课题。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市场对企业遵纪守信重诺是当然的、普遍的要求,为何成为一种突出的优良品质了呢?  相似文献   
35.
齐树洁 《法律科学》2007,25(6):155-161
治理"执行难"应有整体思路,需要通盘考虑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订与制定独立的强制执行法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法律的局部修订应与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相互协调,总结司法实践的经验教训,用法律的形式将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同时也为将来进一步的改革提供宏观思路和整体规划,使立法与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6.
"公私共分罚款之诉"是《美国反欺骗政府法》规定的一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该诉讼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相关人在胜诉后,可以和政府共分被告人向政府缴纳的罚款,以此鼓励个人揭露与政府有交易关系的公司、企业诈骗联邦政府资金的行为,并以诉讼的方式挽回联邦政府所受到的巨额资金损失。"公私共分罚款之诉"以给原告物质鼓励的形式推动个人在公益执法中发挥有效作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公益执法途径。  相似文献   
37.
海外华人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利用人际关系发展经贸网络 ,是华人企业一贯的经营手法。通过对华人企业“经贸网络”进行经济学分析后 ,可以看得更清楚 ,这种非正式契约是以人际信任为支撑的 ,非常有利于华人企业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交易效率。但是 ,它对降低交易费用的潜力又是有限的 ,不能支撑庞大的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38.
公司契约理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民安 《现代法学》2003,25(2):45-50
公司虽然是一种企业组织 ,但是公司并非仅仅是一种法人格 ,它实际上是公司股东之间的一种契约 ,此种契约像一般民事契约一样是股东意思表示的合意 ,一旦具备契约的构成要件即对公司和公司股东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这就是公司契约理论。公司契约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 ,将为我国公司的自由设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根据。我国公司法完全有必要采取该种理论。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哈耶克自由主义法律理论的解读,笔者提出了一种理解契约正义的思想理路。即在自由主义的视域中,自由是正义的核心价值,正义实为对人的意志本身的评价,而不能从行为结果衡量,因此,不管缔约人追求的具体目的如何,我们应以缔约人意志的自由状态作为评价契约是否符合正义的基本标准;普遍的契约自由的实现有赖于法律的保障,缔约意志实为其内在动机与外在法律互动的结果,唯有以契约法为核心的私法具有保障契约自由普遍实现的功能品性,因此,所谓契约正义实为缔约人依私法自由缔约的契约本身。  相似文献   
40.
2007年7月5日,对于新疆兵团农三师其盖麦旦监狱三监区服刑人员张明伟来说。是个充满惊喜的日子。这天.他收到了上海虹口区人民法院寄来的其养父母遗留的两室一厅房产属他所有的民事判决书。手捧着能证明房产失而复得的民事判决书,双眼噙泪的他动情地说:“谢谢监狱警官.谢谢您们帮我要回了属于我的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