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法律   348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现今社会 ,随着婚约的解除 ,围绕着原先的赠与物是否返还及如何返还等问题争执四起。笔者试就该种赠与行为的性质 ,以及应如何处理该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2.
今年初,沿海某市市中区法院受理了两起因悬赏广告酬金给付而引起的民事纠纷(含一起行政诉讼)。因我国民事法律在悬赏广告方面尚无明文规定,且也没打这方面的司法解释,给市中区法院处理这两起因悬赏广告酬金给付所引起的诉讼案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同时,案件的审理和判决也引起了法律界和经济界对有关系赏广告的法律问题以及这两起案件本身的一场探讨。实例之一:1998年11月7日上午9点许,市金海经济评发公司总经理史明去海洋宾馆会见客户,将装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1000万元发货票和3000元现定以及“全球通”移动电话的皮包选人。为尽…  相似文献   
43.
杨卓 《中国法律》2011,(1):46-49
(案例刊載於《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0年第11期)【案情】2009年6月17日17時30分左右,被告沈丘縣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丘汽運公司)僱傭的駕駛員鮑士許駕駛豫P28950/P6255掛號重型半掛貨車,沿滬寧高速公路由東向西行駛至湯山出口匝道附近,因左前輪  相似文献   
44.
房地产转让本身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一般来说,公证处在办理二手房买卖合同公证时只需要完成对二手房买卖这一民事行为本身的合法真实性审查即可。但是,房地产买卖行为也将引发各种相关税的征收与缴纳.包括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  相似文献   
45.
郭平宜 《法学杂志》2008,23(1):140-142
好意施惠是一种符合人与人之间互为帮助的道德情操、在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旨在增进情谊的行为;同时,因好意施惠而引发的纠纷在生活中也很常见。由于对好意施惠在理论上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法律上也缺乏对因好意施惠而产生的纠纷应如何处理的相关法律规范,因此人们在面对由好意施惠而引起的纠纷时常常感到困惑。基于此,本文尝试就好意施惠的法律性质、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如何处理由其引发的纠纷作了一个初步的研究。好意施惠之行为不等同于民事法律行为,不能当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在好意施惠的基础上产生的人身权与财产权损害,应按照侵权法的规则予以救济。在具体处理该类侵权纠纷时,基于好意施惠的无偿性和良好的动机,应从民法的公平理念出发,酌情减轻施惠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46.
协调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救助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救助法》要实现立法宗旨,需要体现协调的理念,运用协调原则指导法律制度的构建。我国社会救助立法需要协调与民事法律的关系,与劳动法律的关系,与社会保障其他法律的关系以及《社会救助法》内部各项救助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48.
阎建明 《中国公证》2010,(12):39-41
一、什么是公证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可以简单理解为.要表明或判断某一事物的真伪必须借助于某一特定的载体。我国公证法律规范将可以用来证明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依据统称之为证明材料,而没有直接称之证据。  相似文献   
49.
我国的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明确提出始于我国的《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通),可以说我国的民事法律行为理论是借鉴了大陆法系传统的"法律行为"理论和我国的立法者所创造的全新概念,事实上由于立法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一概念从提出时就有问题并在现实,立法和理论上产生了诸多问题。而我国的理论界也看到了这种情况,但是大多数学者在论及民事法律行为时却莫名其妙地将民事法律行为直接等同于法律行为,两个有所区别的概念怎么能等同呢?本文从民事法律行为与法律行为两者的不同为基点来论述民事法律行为的诸多缺陷,从而得出应当取消民事法律行为这一提法而替之以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50.
【要点提示】在竞买人相互约定应价、买受人构成恶意串通的情况下,仅以最高应价高于评估价为由,认定未损害他人利益,显属错误。基于竞得标的产生新的民事法律关系,不能作为参与恶意串通竞买人的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