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6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2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7926篇
中国共产党   580篇
中国政治   1750篇
政治理论   225篇
综合类   160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924篇
  2013年   909篇
  2012年   1010篇
  2011年   1176篇
  2010年   909篇
  2009年   963篇
  2008年   812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532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99年11月25日上午8点30分,河南省人大评议省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工作会议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举行。评议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省性的各级人大评议法院经济审判工作进入高潮。会议开始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德广首先作了重要讲话。他通报了全省评议工作的基本情况,总结了评议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检查评议工作的特点,并,对这次评议会议作了具体部署。然后,省高级人民法院主管经济审判工作的副院长吴合振代表省法院,向常委会组成人员汇报关于对经济纠纷案件的自查自纠情况。紧接着,来自全省各市地和省直的省人大代表逐  相似文献   
992.
我国现行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和实施法律监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牌师法》第3条第4款规定: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现行法律规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没有直接涉及律师执业的独立性。笔者认为:以律师执业独立性为基础的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三大诉讼领域,没有律师的介入,人民法院是很难最终完全实现审判职能;在非诉讼领域,律师更有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论独立审判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判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裁判性、终极性和中立性权力。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驶审判权 ,不受三大诉讼法、《法官法》及《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项原则的确立和实施 ,对人民法院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 ;依法独立地行使审判权不受外界干涉 ;保证人民法院在社会上的司法公正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一、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远未得到真正实现首先 ,我们从当前法院运作机制的情况来分析。从当前的审判机制看 ,人民法院对一个案件的审判是采用多层次的把关。案…  相似文献   
994.
995.
传统上,把刑事审判模式分为民法法系的职权主义和普通法系的当事人主义两种。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后刑事审判模式较多地吸收了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的一些合理因素。如取消庭前实体审查;强化合议庭的审判职权;加强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增强法庭的对抗性;确立了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增加了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等。因此新刑事审判模式对在其中代表检察机关行使国家控诉职能的公诉人的角色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一、公诉人同法官的关系公诉人是代表检察机关行使国家控诉职能的司法人员,法官是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职能的司法人员。…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刑事审判检察运作中若干妨碍司法公正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97.
新《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两种确定第三人的标准。第一标准,即"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标准,该种标准将第三人限定为行政程序中的相对人,且"没有提起诉讼"又可以做"实质意义"和"描述意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二标准,即"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标准,该种标准之下,与提起行政诉讼的相对人存在民事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不宜列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在行政复议变更原行政行为引发行政诉讼的案件中,不宜将原行政行为作出机关列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998.
在缺席审判中查明事实时,为了取得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之间的平衡,法院应综合法理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举证时效原则。在缺席方因怠于行使权利而依法承受不利时,也应该注意对其实体权利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区分被告未完全应诉的证据审查、被告完全未应诉的证据审查、证据失权三种类型。在不同的类型中,对证据的审查标准应作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999.
"应到33人,实到28人,20票满意、8票基本满意,常委会对区法院关于本区金融和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报告的满意度测评结果为满意。"在5月21日举行的杨浦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一人一票,对专项工作报告予以测评,测评结果当场公布。  相似文献   
1000.
司法公开是国际准则中公正审判权的要求,也是公民知情权的要求.司法公开包括庭审公开和判决公开.司法公开有三种例外,即基于民主社会中道德的、公共秩序的或国家安全的理由不公开;基于诉讼当事人私生活的利益不公开;基于特殊情况下法庭认为公开审判会损害司法利益不公开.国际准则对司法公开提出了新要求,即应当最大限度地公开,以电子形式公开,鼓励司法机关向媒体提供信息,违反司法公开应当有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