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学理论》2014,(35)
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从学生个性出发,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就业市场有一席之地。民办院校的培养模式应与当下就业形势紧密结合,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民办高校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军魂育人是南昌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之一:无论走进哪个校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标志性建筑——神箭模型,在主校区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的牌匾引人注目,在操场上的四架退役战斗机雄浑闪亮,冠以航天大厦、神箭广场等有国防情结名称的建筑设施随处可见。南昌理工学院是由南昌航天科技集团创办的民办大学。1999年由航天科技集团投资创办了航天科技专修学院,集团董事长邱小林担任院长。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升格  相似文献   
13.
珂影 《中州统战》2003,(9):28-30
胡大白是一个传奇人物,无论对事业而言,还是作为一个母亲而言。她30元起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教育部批准的本科民办大学———黄河科技学院。如今,经过18年的滚动发展,学校已经成为一所资产近5亿元、面向全国招生的综合性大学。她有4个孩子,两个儿子北大毕业后,又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两个女儿也都事业有成。4个孩子中,神经性失聪的杨保中在她的教育下,也成了一个极其优秀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大举措。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民办高校只有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时刻牢记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根本,切实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注重教学改革,突出专业亮点,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之路,才能办成高水平的民办大学。  相似文献   
15.
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但民办大学的文化力尚未形成,文化建设成为我国民办大学发展中的一个软肋,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将会影响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的整体推进。民办大学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民办体制机制的优势,从制订好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入手,强化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培育文化品牌,以精品文化促发展,切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同时形成科学的民办大学文化评价机制,引导民办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史飞翔 《学理论》2011,(15):241-243
大学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生存并取得成功和进步,最关键的一环就在于要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大学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相比,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存在很大差异,校长的理念、思路、作风往往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兴衰成败,民办大学校长在构建办学特色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办大学起步早、发展快。但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 ,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加剧 ,加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尚未健全 ,以及社会存在的偏见 ,致使民办大学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必须从政策、环境、体制、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促进民办大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飞飞 《就业与保障》2014,(11):47-48
正"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首充满了温情和浪漫的歌,在无数人的心中一遍遍吟唱过。谁能想到,一位玩摄影的"90后"时尚女孩,从这首歌中发现了商机,开起了一家"变老照相馆",并顺利地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与男友开玩笑,意外发现商机李莉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太原女孩,2012年从国内一所民办大学毕业后,学习美  相似文献   
19.
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是深化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人才强校是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的突破口.通过分析民办大学人才危机与高水平建设的人才需求,提出人才强校是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的理性抉择,并深入探讨了实施对策,即打通人才引进渠道,创设优质的环境条件,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民办教育发育不足,全国民办大学中甚至没有一所学校进入国家二流学校的行列,没有一所民办大学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接受良好教育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