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174篇
中国政治   208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王淑敏 《中国民政》2012,(12):43-44
婚姻工作惠及千家万户,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和谐家庭的民心工程。婚姻登记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着政府“执政为民”的质量和形象。婚姻登记工作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现行的婚姻登记制度,在充分强调“婚姻自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3.
贵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三访"活动中,认真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呼声,形成长效机制,将"三访"活动做成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贵阳市纪检监察系统在接访、走访、回访"三访"活动中,督导党员干部主动沉入一线,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查办案件、规范行为、健全制度,将"三访"活动做成了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104.
<正>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更是关系上亿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实践证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和加强,不能只停留  相似文献   
105.
开展以“爱民、富民、便民、为民”为主要内容的“民心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的重大战略举措、有效形式和载体,是“三个代表”思想与实际工作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06.
王庆琳 《山西政报》2009,(16):79-79
和顺县三奇村,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处,207国道沿线。全村560户,1816口人,2100亩耕地。这里矿藏资源匿乏,产业单一,条件滞后,属和顺县贫困村之一。去年以来,三奇村被列为和顺县安监局扶贫对象,他们以“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殷殷情怀,依靠全体村民的艰苦创业,在兴建绿色蔬菜基地、建设三奇中心学校、实施饮水解困工程、开展扶贫济困慰问、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等方面,做了一系列体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的“民心工程”.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百姓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07.
田杏丽  吴晓 《唯实》2007,(5):89-9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毕竟是一种新事物,国际上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更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笔者认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在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8.
民心工程     
《中国妇运》2007,(8):47-47
关爱妇女,为兵团妇女姐妹健康撑起遮阳伞。200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印发兵团2007年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建议方案的通知》中,把妇女健康普查作为一件实事列入其中,其中21.13万不在岗已婚育龄妇女普查费用每人按50元计算,全部由兵团补助,总投资1057万元。  相似文献   
10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返乡农民工择业及下岗职工再就业三大难题关系到一个地方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政和县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把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当作“民心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0.
关注民生是西拍坡建国精神的题中之义。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党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取得了一定经验,做出了一定成绩,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改革开放30年来。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好政策,与时俱进地推进民心工程安民工程,使西柏坡建国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