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16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各国政治   510篇
工人农民   272篇
世界政治   12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33篇
法律   2787篇
中国共产党   16348篇
中国政治   19225篇
政治理论   3831篇
综合类   534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534篇
  2022年   718篇
  2021年   771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1328篇
  2014年   4353篇
  2013年   3893篇
  2012年   4362篇
  2011年   4953篇
  2010年   3989篇
  2009年   4205篇
  2008年   4439篇
  2007年   2930篇
  2006年   2988篇
  2005年   2225篇
  2004年   1653篇
  2003年   1279篇
  2002年   1272篇
  2001年   1212篇
  2000年   831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产量大省,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深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坚持不懈、扎实工作,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真正把新农村建设这件大事办实办好。  相似文献   
92.
方志敏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乍看来风马牛不相及,属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概念。其实,人们完全可以从中找出二者属性中的共同点,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道德风范。从这个共同点出发,纵观方志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不难看出:方志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血脉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道德风范的结晶,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血脉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道德风范的总结,因而也就不难将二者联系思考,比较研究,从中择其要领,凸现亮点,探寻出一些内在规律性的东西来。本文将就此作“原生态研究”,提出一些看法,与同志们共商。  相似文献   
93.
登上泰山     
哦,这就是泰山。秀峰苍苍,绵亘于山东的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方圆四百多平方公里,以拔天之势雄峙于齐鲁大地,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驰名中外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我对泰山向往已久,必有这样一次相遇,才能使我真正认识身外自然与身内生命的血肉关联;才能真正认识自然赖我而在,而我则凭自然而生。为了有这么一次机遇,让我一睹泰山无与伦比的风采,为了与之“交流”和用心去抚摸上面人类文明的古迹,对艺术、文化、政治、人生有一种重新的感悟,我日积月累地获得有关泰山的知识和信息,我对泰山有一种“思接千载”、“…  相似文献   
9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体现在各个领域。在立法中树立创新观念,坚持创新精神,对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一、立法坚持创新精神,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国的立法一是依据实际情况,二是依据宪法。从总的来说,立法是将成熟了的实践或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制定为法律。但有很多时候,尤其是为了引导社会转型和达到变革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创制新的法律,以保障国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 立法坚持创新精神,首先,要遵循实践是立法的母亲的原则,根据我国社…  相似文献   
95.
笔者曾四次随团访问澳大利亚,经历了与昆士兰州工会友好交往这一过程,自1997年7月起,双方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了交流。通过交流和研究,笔者对澳大利亚工会的历史和现状有了一些  相似文献   
96.
孙玉杰 《学习论坛》2006,22(2):55-5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需要认识和把握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拓宽民族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创新民族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河南省创立的维护民族团结五大长效机制,为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9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项宏大的发展战略。它既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奋斗过程。民族宗教无小事,民族宗教工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息息相关。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民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牢牢把握民族工作的主题和宗教工作的目标,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职能,主动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8.
目前正值物权法制定之际,这也许是对物权法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进行反思和研究的最好时机。很多概念和原则往往已在教学之中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对之缺乏清晰的历史认识和反思,就无法明了其产生的条件、意义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功能,难免受盲人摸象之讥。本期热点笔谈之目的,即是期望在这方面作一尝试,希望能为学界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也希望对物权法具体制度的研究有所裨益。本期笔谈由华东政法学院金可可博士筹划并组稿,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99.
100.
党的十六大召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提出了新的希望和更高要求.本文阐述了如何抓住这个契机,在提高文艺作品的品质和魅力的同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使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