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7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05篇
工人农民   175篇
世界政治   8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7篇
法律   9046篇
中国共产党   2075篇
中国政治   6266篇
政治理论   834篇
综合类   2981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1611篇
  2013年   1822篇
  2012年   1805篇
  2011年   1752篇
  2010年   1591篇
  2009年   1734篇
  2008年   1873篇
  2007年   1531篇
  2006年   1209篇
  2005年   892篇
  2004年   886篇
  2003年   723篇
  2002年   671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477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1.
进入202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再次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作为与老百姓“距离最近”的法律,民法典的实施,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其实施水平和效果,更是直接关系到每一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的“落地”,不仅面临着大量的新旧法律的衔接适用问题,如何处理好民法典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也是正确实施民法典的应有之义。最高法院于2020年12月30日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并修改制定了第一批与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但《民主与法制》记者梳理民法典各分编时发现,仍有大量的法律问题和操作细节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由此可见,民法典要在全社会落地生根,真正成为一部对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的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让法治中国行稳致远,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2.
跨境旅游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经济增长点。跨境游客作为核心要素,其权益保障是跨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基于信息不对称、语言障碍、停留时间有限等因素,跨境游客权益保护存在诸多行政与司法困境。"一带一路"国家间应开展跨境游客保护国际协同与合作。从建立跨境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多语种跨境旅游联合投诉、构建跨境旅游纠纷联合调解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跨境旅游纠纷在线解决、开展紧急情况联合救援合作保障跨境游客人身安全等具体路径,全方位构建一套完整的跨境游客权益保护合作机制,作为"一带一路"跨境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14.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维护英烈名誉是传承弘扬英雄烈士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该类民事公益诉讼应重点把握管辖权的处理、互联网法院的证据标准、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实际侵权人的锁定以及合理探索适用诉前公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伊玛堪是赫哲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201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运用生命历程理论,结合观察和深度访谈法,选择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尤文凤为个案,考察其学习、传承伊玛堪的具体过程,提出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既需要作为个体生命的代表性传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也需要政府、市场、专家学者、媒体等多种社会力量与其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20.
杜彬 《中国民政》2020,(1):59-59
自南京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地区以来,南京市未保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围绕平台建设、项目引领、专业支撑、社会参与,逐步形成了职能明确、特色鲜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一、平台化建设,搭建服务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