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161篇
世界政治   3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5篇
法律   3248篇
中国共产党   938篇
中国政治   2485篇
政治理论   350篇
综合类   110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865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971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在司法所做司法助理员工作数年,亲身体会了做调解工作的苦辣酸甜。我的体会是,闯不过“苦乐关”、“名利关”和“荣耻关”就当不好司法助理员,同时要有“磨破嘴唇皮,踏破鞋子底,少盖半夜被,宁受眼前气”的心态,才能做好调解工作。  相似文献   
12.
婚约引起的纠纷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一女陈某早年丧父,与母亲和弟弟相依为命。为了支撑这个家,5年前其母将年仅17岁的陈某许配给邻村的张某,并收受项链、耳环以及聘金12880元,陈  相似文献   
13.
人人都想得到幸福,都想生活在美好的天堂里,这无可非议。但每个人的幸福观是不同的。有的人把追求个人幸福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只想获取不想付出,其结果是没有付出就没有获取,幸福也就远离于他。有的人则不同,他把幸福建立在真心关爱他人、  相似文献   
14.
一、法院调解制度概述 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司法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也被西方誉为“东方经验”之美称。我国的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首先是一种民事调解,只存在于民事诉讼活动中,其次,法院调解相对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仲裁程序中的调解等来说,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中的调解。  相似文献   
15.
陈美雅 《证据科学》2006,13(3):181-190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一种在人民法院审判外的纠纷解决制度,其积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广泛得到了重视。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人民调解、行政仲裁、商事仲裁等制度,但是在日益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纠纷领域,却没有有效的替代性解决机制,或者是刚刚开始起步。本文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和世界的医疗纠纷现状,比较了世界各国医疗纠纷的替代性解决机制,并指出了在医疗纠纷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医疗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建立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阿计 《人民政坛》2006,(7):36-38
近期.北京就出租车调价举行的听证会.成为今国瞩目的公共事件。尽管只是每公里上涨4毛。但围绕调价所爆发的利益冲突.其激烈程席“并不亚于一场战争”:尽管吸纳民意的大门犹在半开半闭之间.但民间意识的苏醒和行动自觉.却自发打开了一扇表达诉求的窗口:尽管备受批评的听证会有“失败”之嫌,但听证过程中涌现的诸多新气象.却为未来的民主实践留下了可资借鉴的精神线索。  相似文献   
17.
重视和加强民间纠纷的调处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
在中国,《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书的作者蒲松龄(1640-1715)出生在山东淄川县(今临清县)。他生在清代百废待兴而又日渐鼎盛的康熙年间。听故事和讲故事是他的特长。蒲松龄长大后成了一名教书先生。随着阅历的增加,“搜奇索异”借古喻今的念头一直萦绕在他心上。为了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公益诉讼,在向许多人们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唤醒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法律意识。“民告官”现象的增多,也预示着中国的民主法制化进程又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