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161篇
世界政治   3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5篇
法律   3248篇
中国共产党   938篇
中国政治   2485篇
政治理论   350篇
综合类   110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865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971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再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并与劳动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就进一步修改草案二次审议稿,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法律委员会于12月7日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变,各类矛盾纠纷大量涌现。人民法院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保障力量对促进社会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一步发挥调解的作用,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两千多年从未间断过的文明史。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大量足以令世界称慕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大量有形文化遗产,如古遗址、墓葬、建筑、典籍、器物、园林、文学、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以及大量无形文化遗产,如风土人情、节日庆典、民俗礼仪、乡规民约、传统技艺等民俗文化,民谣、谚语、酒令、号子等民间口头文学,牧歌、秧歌、船歌、山歌、儿歌、戏曲、曲艺、  相似文献   
994.
蒲江涛 《理论导报》2010,(10):35-36
随着司法改革足音的不断切近,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注于对司法公正的追求。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的地方在调解过程中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保护主义及其恶果成为司法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5.
“什么是‘四个坚定不移’,什么是‘三个代表’.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看看司法所孙克彦所长为俺们老百姓办的好事、实事就知道了。现在的干部就该像他这样.为百姓,为‘和谐’社会而尽心尽职工作”。只要你一踏进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镇.这里的党员、群众便异口同声地向你讲述优秀共产党员、司法所长、调解委员会主任孙克彦的事迹。  相似文献   
996.
孙素成 《检察风云》2008,(23):50-51
天长市颇具影响的富翁林先生不幸患病去世,年近花甲的他身后留下逾亿元的遗产.那一天,按照当地习俗,正在举办一场体面,隆重的葬礼.突然,一个30多岁自称是死者妻子的妇女,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呼天喊地地闯进灵堂……在林先生的葬礼上突然出现了两个妻子,这一切究竟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97.
当前,我国不少地方民间借贷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所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我国的民间借贷进行分析,期望对有关人士防范、规避或正视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及责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98.
仲裁中调解(Ard-Med)制度对于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虽然我国目前仲裁中调解的实践不乏先进理念的闪光,但对仲裁中调解功能的分析尚不深入。仲裁中调解的功能归结到一点就是给予了当事人掌握争议结果的主动权,促进纠纷解决程序中当事人本人的参与程度,并在多方面表现仲裁的意思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999.
作为形成初期的中国戏剧,宋代戏剧呈现出了令人惊喜的精神气质。无论是文人记载中宋金杂剧所体现的入世的讽刺批判精神,还是民间杂剧艺人对民主平等理想的追求,或是节日民俗活动下的民间戏剧文化都丰富了这一时期戏剧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00.
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我们应该在理清诉讼和解制度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建立我国的诉讼和解制度,实现和谐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