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60年12月上旬的一天,毛泽东和薄一波在中南海颐年堂谈话,两个人讲起了中国历史上的几部著名小说。毛泽东说:"《水浒传》要当做一部政治书看。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当时农民聚义,群雄割据,占据了  相似文献   
102.
1909年,吴晗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个清末秀才,字写得好,诗词做得好,历史知识也很丰富。因吴晗的父亲教子很严,吴晗是长子,因而对他要求更严。七岁时,吴晗就进小学念书了。他学习刻苦勤奋,风雨无阻,不仅功课好,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家里的书看完了,他就到处借书看,尤其喜欢读历史书和历史小说。有时为了借书,竞要跑上百八十里路。他看书既快,又能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103.
苗鸣宇 《政府法制》2013,(14):22-23
水浒传》里随后出场的好汉们,有太多都是法律上彻头彻尾的违法者,却因为这种“不公的判断”、败坏了的水源,而最终在人们心目中以正义者的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104.
书解万般愁     
自小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迷、书痴。小不点儿一个,竟觉得薄薄的小人书不过瘾,于是捧起了一寸多厚的大人书,从《三国演义》、《西游记》,读到《水浒传》、《红楼梦》……虽囫囵吞枣,却仍读得有滋有味。当兵以后,从昆明到合肥,到成都,再到重庆,呆了很多地方,而每到一处,图书馆是我最神往的所在。举凡文史哲类图书,只要兴趣所至,都可随心所欲,一睹为快。想起那美好的感觉,真令人心醉!读军校时,每次放假回老家,都要到附近的一些书香人家觅书,找古书来看。毕业后,工作很忙,读书的时间大为减少。可是再忙,也要在睡觉前灯下夜读,手持一卷,清茗一杯,直至倦然入睡。  相似文献   
105.
我国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在他的《水浒传》评点中,提出了许多小说叙事的技巧和方法,如视角、倒插、弄引、獭尾、作对、草蛇灰线、鸾胶续弦等,见解独到、深刻,不愧为我国第一位探究小说叙事技法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小说叙事技法论是对叙事学的杰出贡献,而不是“八股章法”  相似文献   
106.
我们读《三国演义》,曹操对降将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那餐桌上肯定水陆杂陈,觥筹交错,可究竟是些什么呢?连作家罗贯中都一抹黑,能指望他给我们什么答案?我们读《水浒传》,除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除了人肉馒头,除了酒精度不高还有不少沉淀物,必须沥过方可饮用的酒外,忠义堂上那些好汉吃什么,喝什么,谅施耐庵也相当懵懂。  相似文献   
107.
狸猫 《法制博览》2009,(13):10-11
高俅发迹是走了苏轼的后门 公元1112年,10月,74岁的苏辙去世。这名才子的一生历尽坎坷,数次被贬,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有一天,他乘船路过梁山泊,看到水中的荷花,不觉忆起自己在江南的那些时光,诗兴大起:梁山泊里逢花发,忽忆吴兴万里行。  相似文献   
108.
陈抗行 《小康》2009,(2):96-96
看过《水浒传》的人,大都会为梁山好汉的下场感到可惜,进而对招安的始作俑者宋江大加挞伐。不可否认,待到众好汉“同心归水泊”之后,梁山泊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一级政权组织了.  相似文献   
109.
一部描写中国宋代农民起义的《水浒传》,在塑造了众多侠肝义胆男性形象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纵观近十年来专门探讨《水浒传》中女性问题的文章,大多数论者强调了作者对女性的无视和仇视,甚至于有些论者提出了“反女性”的论断。在此,笔者主要从“英雄无情”、“异化女性”、“仇视女性”三个反女性论者常持有的观点来进行批判,以此说明作者并不是特意反女性。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传统中国社会的法观念应该研究其社会各阶层对于法的种种观念。从《水浒传》所描述的内容可以看出,传统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法观念。统治阶层的法观念是法为我用,违我即犯法。执法阶层的法观念与义、权、利等的观念相掺杂:有的以法护义.甚至为义卖法;有的以法弄权,或恃权枉法;还有的执法渔利.为利弃法。民众阶层主要是畏法避法,但有时又会认为义高于法、利重于法。研究《水浒传》中所反映出的传统中国社会的法观念,对于认识把握当代中国社会民众的法观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