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黎阳 《政府法制》2014,(32):25-25
徐世昌当过几年“中华民国”的总统,没有突出的政绩,也没有昭彰的劣迹。“七七事变”后,汉奸王克敏曾以师生之谊前来拜会,企图拖徐世昌下水。徐闭门不见,并向人表示“我没有这样的门生”。曹汝霖也来充当说客,声称徐如能出山,和日本订立亲善条约,日本即可撤兵.徐以年老婉辞。曹告辞后,徐对门房说:“以后曹若再来,就说我不在家。”1938年,日军师团长坂垣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约徐世昌定期会面,徐托病未见,从此装病,闭门谢客。  相似文献   
22.
关于沦陷区作家的评价问题——张爱玲个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一批研究成果的面世,沦陷区文学主体的性质和面貌得到肯定.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华文学通史>大多增加了沦陷时期的内容.张爱玲、梅娘、袁犀、关永吉、爵青等一批被冷落近半个世纪的沦陷区知名作家的重要作品,重新被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但对于沦陷区文学的怀疑、贬低和曲解至今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仍坚持从政治上否定沦陷区作家进而否定沦陷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研究.本文通过张爱玲个案说明产生上述偏颇的原因,是客观层面上第一手材料的省缺以及主观层面上认识论的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23.
1944年1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第六版上刊登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简介,内中一段:“这些自以为是为自己或为全人类而创作的作家,其实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客观地表现了他们正是为了某一些人某一个阶级而创作的。周作人、张资平的汉奸文艺,玫瑰蝴蝶的‘民族文学’,无论他用了多少美丽的化装,总不能掩饰掉他们的主人是谁,他们是为侵略者统治者而创作的。”  相似文献   
24.
关加强 《侨园》2013,(11):70-71
<正>在全国著名的本钢南芬露天铁矿东北侧,有个叫庙儿沟的环型山坳,山脊上是大片的自然林。外地人也许不知道,这里就是埋葬万余名中国死难矿工的万人坑,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留下的一个铁证。在这里形成了约15万平方米的中国劳工尸体埋葬场。而在万人坑的山脚下就是用来关押劳工和抗日志士的地方,即"明生队"。田凤、赵明轮和徐井义等历史见证人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相似文献   
25.
我的两位叔叔一位姓谷,一位姓刘。谷叔叔名叫谷枢记,祖籍原察哈尔省尚义县。1941年5月8日前,他是一个武装汉奸。8日深夜,他和其把兄弟(日伪军)十余人扛着一挺机关枪、  相似文献   
26.
鸦片战争时期的"汉奸"乱象一直是鸦片战争史研究中"谈而不精"的问题。也是困扰研究者"悬而未决"的问题。更是使读者"困惑不解"的问题。期间虽有学者多次谈及自己的疑惑,也有学者对此期的汉奸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但都未全面对该时期的"汉奸"乱象进行精细的划分,深层次的历史探源,以史为鉴的历史审视。借助学者之疑思,笔者就该时期"汉奸"群体之类分、"汉奸"乱象之探源、历史眼光之审视三个视角,浅议对该时期"汉奸"乱象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7.
从历史合力论视角分析陈独秀汉奸事件发现,苏共内部斯大林和托洛茨基间的权力之争、中国共产党和托派之间的尖锐对立,王明和陈独秀的个人矛盾,王明对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刻意打压,陈独秀宁折不弯的倔强性格,这些"互相交错"的力量,共同构成"陈独秀汉奸事件"这一总结果。  相似文献   
28.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快速向北推进,北洋军阀直系吴佩孚的20万大军接连遭受沉重打击。当时,北方冯玉祥部改称国民革命军,张作霖的奉军乘机入关,而吴佩孚集团内部刘左龙于阵前起义,大将靳云鹗也逼宫要吴下野。面临如此困境,吴佩孚冥思苦想,决意暂避四川,投奔杨森,恰逢杨森来电相邀,遂带眷属及数千卫队辗转入川。  相似文献   
29.
《世纪桥》2012,(8):62-64
东北抗联的处境是极其险恶的,随时都可能遭到敌人“讨伐”队的突然袭击,同时汉奸特务在日寇的驱使下,也给抗联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所以抗联指战员常常靠智谋和胆识去识别敌人的各种阴谋,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金策智擒特务就是惊险的一例。  相似文献   
30.
汉奸的下场     
汪伪政权覆灭之后,军统又开始“肃奸”行动,曾逃脱于军统杀手子弹的汉奸们,仍逃脱不了正义的审判。因为军统在抗战中对汉奸予以坚决清除,所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把肃奸和接收伪产交予军统局执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蒋介石与戴笠策反汉奸有重要内幕,不能外泄,只能交军统办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