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70篇
中国共产党   174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对于我国《刑法》第64条规定的刑事特别没收处理措施的理解与适用,在立法、司法和学理领域均存在一定偏差且互相龃龉,需要厘清及重构。刑事特别没收是对物独立的实体处分措施,与犯罪人的罪责和人身危险性无关。追缴和责令退赔是没收与返还的前置性程序处理措施,追缴和没收的适用对象包括违法所得、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责令退赔和返还的适用对象包括违法所得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责令退赔是追缴的替代保全措施,应优先适用追缴。追缴或责令退赔而来的利益应优先返还被害人,余下部分予以没收没收后仍存在退还原权利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2.
构建中国特色刑事特别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增设的四种特别程序,是回应社会治理、犯罪控制工作日益复杂、多元的挑战所作出的必要调整,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精细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3.
我国刑法学界对没收财产刑的实质内容长期缺乏清晰认识,这源于对其所剥夺的"财产"未能有深入研究.在法律上,财产的本质是财产性权利,财产是物的上位概念.我国刑法规定的没收财产刑,实质是对犯罪人的私有财产权的剥夺,而非仅仅是对特定之物的剥夺.只有深入了解到这一点,才能理解没收财产刑超出了刑罚的正当化根基范围,因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摈弃.  相似文献   
164.
"9.11"事件后,对恐怖主义融资加大刑事打击使美国成为国际刑事司法界开展金融反恐的参照样本。美国反恐融资执法机构的重组、刑事立法的及时跟进、加大刑事措施的力度和权限以及具体的办案经验,为我国刑事打击恐怖主义融资提供了经验,并对我国反恐融资刑事立法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5.
康闫妍 《学理论》2012,(12):83-85
没收财产刑是我国重要的刑罚之一,但在其适用上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是否适用没收财产刑,如何准确适用没收财产刑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重要问题。明确适用没收财产刑的裁量原则是准确适用这一刑罚的前提条件。没收财产刑的一般性原则和特有原则共同组成了没收财产刑裁量原则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6.
独立没收程序的证据法难题及其破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毅 《法学》2012,(4):76-87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设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简称"独立没收程序"。然而,关于独立没收程序的相关证据制度,如证明标准、证明对象以及证明责任等重要内容,立法上或付诸阙如或模糊不明,这就导致用意良好的程序设计可能因为忽略了证据制度的技术支持而陷入某种实践困境。从证据法理上讲,独立没收程序本身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因此应当采用"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而非"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在证明对象上,检察机关应当举证证明程序上存在一个被追诉的犯罪事实,且申请没收的涉案财物与该犯罪事实之间存在实质联系;在证明对象上,检察机关应当承担举证责任,但在特定情况下,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主张对涉案财物拥有合法权利的利害关系人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67.
我国刑事诉讼法原未规定缺席审判制度,一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诉讼程序就无法进行下去,致使有些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不能追缴,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不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被害人权益。为解决这一问题,严厉打击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  相似文献   
168.
有组织犯罪的巨大破坏力是以其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若能剥夺其犯罪资本,就能剥夺其犯罪能力,因此需要在立法上考虑对有组织犯罪建立严格的没收其财产的制度。我国目前的刑法在这一方面尚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169.
反腐     
《廉政瞭望》2010,(9):8-8
文强一审被判死刑欲上诉 4月14日,重庆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据了解,文强在被一审宣判死刑的当晚,几乎彻夜难眠,并准备亲自起草上诉书。  相似文献   
170.
2009年11月25日,王国华因受贿1259.4万元人民币和2000美元被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现在,47岁的他只能在监狱里度过漫漫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