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287篇
中国共产党   746篇
中国政治   603篇
政治理论   199篇
综合类   2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德国社会国理念为法治演进指明了重要方向。社会国理念产生于国家和社会二分的背景,旨在保障公民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促进社会平等,彰显社会安全价值和社会补偿功能,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并提高社会分享的水平。社会国与法治国融聚而成的社会法治国观念已在德国学界得到普遍认同,对于探索中国的法治建设之路有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2.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思考和战略部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解决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为对“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上来,在投身“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中展示新作为、贡献新力量,日前,本刊记者对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虎生和天祝县委书记张发基等7名省委党校2015年春季班学员进行了专题访谈.  相似文献   
53.
群仲平 《群众》2014,(8):14-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观点新要求新部署。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项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又一个新飞跃,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开创了我国社会治理的新境界。为何创新社会治理?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公共安全形势严峻,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4.
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张小劲和同事景跃进一起牵头成立了《政治文件与文件政治》课题组。研究过不少国内外政治文件的张小劲说:“现在的中国是文件治国。政令由文件推行,改革由文件推动,国家由文件治理。”  相似文献   
55.
金秋十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如期举行。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本次全会着眼于用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制度建设开辟新境界,为全面深化改革扫清障碍,为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作为关乎改革全局,关乎国人福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会,无疑是一次十分重要而又意义深远的大会。  相似文献   
56.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宪法日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多元的社会价值,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宪法日是民主的纪念日。宪法是民主国家的法律标志物,一个国家的民主合法性往往通过制定  相似文献   
57.
沁彬 《先锋队》2014,(33):8-9
前不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大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专家普遍认为,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了新的路线图。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脚步越来越清晰,进程也必将加快。梳理这份被誉为“中国依法治国升级版方案”的公  相似文献   
5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战略决策。在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就其立论逻辑而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是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使然,党领导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使然,党领导建立我国法律体系使然。就其顶层设计而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根本保证,均揭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的精神实质。就其战略重点而言,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党、党要坚持做到依法执政、全党树立法治思维、健全党依法治国运行机制等的探索,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59.
《理论与当代》2014,(11):60-61
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我们从总书记几次讲话中的一些片段,可以窥见总书记对法治建设的深入思考。一、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  相似文献   
60.
法,治国安邦之利器。现代文明社会,也是一个法治社会,需要良法之治。湖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不断完善立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新途径,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