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22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各国政治   312篇
工人农民   150篇
世界政治   6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4篇
法律   3677篇
中国共产党   5713篇
中国政治   7841篇
政治理论   3700篇
综合类   5038篇
  2024年   368篇
  2023年   1578篇
  2022年   1346篇
  2021年   1705篇
  2020年   2286篇
  2019年   944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707篇
  2016年   921篇
  2015年   1685篇
  2014年   3236篇
  2013年   1525篇
  2012年   1593篇
  2011年   1529篇
  2010年   1354篇
  2009年   1160篇
  2008年   1241篇
  2007年   947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因子。"仁治"、"德治"、"礼治"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非战"的思想,以及庄子"人道"与"天道"相统一的思想,均是道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爱"、"非攻"、"尚贤"则是墨家学派治国思想的精华。先哲们的这些治国思想虽时代久远,却历久弥新,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探索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962.
"民主"是中国政治实践和思想界中的一个最为突出的概念和观念,但是流行的民主观念却不是以中国学术界的原创性研究为基础的,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张力,中国实践上的制度形式因为在既定民主理论中没有表述而不认为是民主的,结果便是政治上的妄自菲薄。本访谈围绕杨光斌教授近年来关于民主理论的一系列基础性研究而展开。在民主观念上,杨光斌主张低调的民主观,对高调民主口号进行了严肃的理论审视。对于流行的"竞争性选举"的历史分析和语言哲学解读会让读者对选举与政体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有更审慎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杨光斌教授认为民主等于竞争性选举是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战争的产物,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民主观,而政治学产生以来的判断政体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政体之间的近似性。看问题的角度变了,结论也就不一样了。谈到自由民主理论的种种问题,绕不开的是在中国流行的公民社会理论,对此杨光斌教授主张社会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但社会自治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既有好也有坏。正因为自由民主理论本身的这些问题,其在实践中导致了"无效的民主"甚至国家失败。对此,不同于西方思想界关于民主化挫败的理解,杨光斌教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民主的同质性条件理论,并从国家建设角度提出了"民主形式之间的词典式关系"即民主的正方向:法治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而第三波民主化国家之所以问题重重,就在于其反方向性。理论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以及比较政治发展的普遍化的制度形式,杨光斌教授提出了超越自由民主的"可治理的民主"。我们相信,杨光斌的民主理论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民主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其中有关见解的争议是必然的,但是这种原创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是中国所急需的。  相似文献   
963.
巨维宏 《先锋队》2014,(10):26-27
中央纪委提出"三转"要求,剑指一些纪检监察机关职能模糊、履职错位、效率低下等问题,是立足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落实纪委监督主体责任,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举措。笔者以为,只有深刻理解把握"三转"的内涵与外延,聚焦主责主业,心无旁骛地抓好执纪监督问责,才能履行好纪委的监督责任。  相似文献   
964.
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前所未有地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宪政应当成为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基层治理的创新和变革应具有鲜明的宪政内涵和宪政特性。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独特的宪政路径和明确的宪政精神。  相似文献   
965.
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是两类不同的公共治理主体,两者都具有公共治理的权力。公共治理权力具有公共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公平正义双重维度的效益。目前,在我国公共治理权力效益的实现和提升中存在着治理权力主体能力、权力结构及权力运行模式等诸多制约性因素和发展障碍。只有探究出相应的消解路径和对策,才能破解影响公共治理权力效益的困局,实现和提升公共治理权力效益。  相似文献   
96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总结我国35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967.
王健 《求实》2014,(11)
资本逻辑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是现代社会风险不断累积并最终威胁到人类文明存续的社会历史根源。只有超越资本逻辑,推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以和谐为价值追求的科学发展,才能打破资本逻辑发展模式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阻滞,并克服其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风险,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图景。  相似文献   
968.
《共产党人》2012,(19):58-59
2012年来,青铜峡市人民法院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突出能动司法、和谐司法、为民司法、廉洁司法,全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执行局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立案庭被自治区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妇联授予全区"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妇女先进集体",院党总支受到青铜峡市委的表彰。源头治理,铸牢"第一道防线"。2012年初,院党  相似文献   
969.
邵铁锋  张帆 《新长征》2012,(6):25-25
前郭县以创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为总抓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在为民服务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亲和力、向心力、开拓力和威信力。一是以凝聚力量为支撑,打造多元社区。  相似文献   
970.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中国民事立法,其进程深嵌于国家治理变迁逻辑之中,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对中国私权话语的价值确认和制度建构的过程,对此予以认知和阐释是探寻中国民法典时代何以开启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转轨与民法的重构为重新发现私权话语铺垫了基础;改革中市场逻辑的确立与民事立法的制度回应助推了私权话语的勃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转型,以民法典编纂为驱动的新一轮制度创新拓宽了私权话语的未来空间。中国私权话语及其制度的不断强化和完善,成为推动国家治理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