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0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各国政治   310篇
工人农民   150篇
世界政治   6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4篇
法律   3630篇
中国共产党   5642篇
中国政治   7809篇
政治理论   3693篇
综合类   4994篇
  2024年   368篇
  2023年   1578篇
  2022年   1189篇
  2021年   1657篇
  2020年   2286篇
  2019年   944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707篇
  2016年   921篇
  2015年   1685篇
  2014年   3236篇
  2013年   1525篇
  2012年   1593篇
  2011年   1529篇
  2010年   1354篇
  2009年   1160篇
  2008年   1241篇
  2007年   947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水利水电开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如何破解"资源诅咒"现象,是必须重视和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水利水电开发库区和移民安置社区共同治理发展机制的内涵看,两者有达成共识的可能。如果能建立库区社区共同治理的发展机制,搭建一个水电开发投资者、工程建设区的移民、原住村民、地方政府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平台,通过协商和谈判,即可达成契约,实现水电开发库区与移民安置社区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992.
李帅 《法制与社会》2012,(14):57-58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紧缺,资源价格出现暴涨,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与此同时,由此所引发的煤矿开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特别是采掘煤层之后堆积形成的煤矸石山,甚至已危及到了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从环境保护和法律完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治理矸石山的措施以及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本文概述了我国煤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危害,在分析煤矿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法律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庄越  孔超 《中国减灾》2012,(13):43-45
从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其对生态环境、国民心理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至今未能完全消除。这显示出大型工程项目在造福人类的同时,本身也隐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即大型工程存在长期的、深刻的社会风险。类似的大型工程项目,如三峡水利工程,对库区地质灾害的影响;大型海上钻井平台,存在溢油而导致海洋污染的威胁,上述衍生灾难的风险影响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凸显了大型工程项目社会风险有效治理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系列大型工程项目相继启动实  相似文献   
994.
合并村组拓展了新农村建设的体制空间,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必要性。但它给乡村治理也带来了新的矛盾与困惑并成为其被质疑乃至否定的原因。这种治理困境一方面固然与村庄规模急剧膨胀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农村自治组织体系的残缺和乡村社会发育的不成熟,使源于个别村庄自身创造而后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广的乡政村治治理模式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本,国家权力因此在乡村变革中显得局促与偏激。而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能够有效制约合村并组中行政体系对村庄政治的吸纳,促进多中心治理格局的形成;重建社区生活的公共性,消解合村并组后自治组织的开放性与原有村落权力文化及社会关联的封闭性之间的冲突;弥补村组合并后公共服务的不足。因此,从根本上消解合村并组后的治理困境,提升村治功能,必须在合理规划合村规模、创新村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相结合,通过政党引领、政府催熟和社会组织的自我涅槃,丰富和完善农村自治组织体系,培育村庄内部的自主性资源和自主性组织结构,通过把社会组织的力量牵引到乡村治理中来,实现现代国家在农村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95.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主办的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政文”10月22日发文《十八届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嘛关系?》,解读四中全会与普通民众的关系,全文如下:因为依法治国的主题,四中全会举世瞩目,万众期待。普通如你我,为何对这高大上的会议如此期待?因为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  相似文献   
996.
一个国家民主化的宏观策略体现了该国民主化的根本方向与核心原则。中国民主化的宏观策略是一种可管理导向的积极民主化策略,这种策略给中国地方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协商实践造成了种种主客观困境,使得地方政府不能很好地举办协商活动,社会力量也不能有效地参与。为走出困境,就必须在坚持审慎而务实策略的同时,不断克服怀疑主义,建立和健全保证协商有效性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97.
严碧华 《中国减灾》2012,(4X):18-18
<正>今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PM2.5监测指标。日前,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对此表示了关注,并建议加快PM2.5监测全面铺开步伐。  相似文献   
998.
正杨立华(2015).专家学者参与型治理:荒漠化及其他集体行动困境问题解决的新模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共362页.一、引言公共决策中的专家参与已成为共识。国内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专家咨询制度及智库的研究(如:朱旭峰,2009;陈升、孟漫,2015);二是关于实践中专家参与的作用及局限性的研究(如:王锡锌、章永乐,2003)。  相似文献   
999.
国家内部武装冲突占据了当今世界武装冲突的大半,冲突后如何对这些国家进行安全治理,不仅关系到冲突国本身的安全,也关系到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全球安全治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冲突后国家进行着维护和平与建设和平的任务。维和行动从最早的管理国家间冲突,到管理国家内部冲突和人的安全,直到今天发展成为管理冲突后国家的全面建设与和平。然而理论上的发展在战略和实施层面出现断层,维和人员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建设和平任务,效果却不佳。从联合国在非洲(尤其是在南苏丹)的维和行动可以看出,在维护和平方面的成就远远大于建设和平方面的成就。维和行动中存在着三个深刻的悖论(维和行动的局限、联合国的性质与其能力的局限以及其他行为体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系),影响着维和行动的有效实施。要想更有效地参与冲突后国家的安全治理,联合国应成为和平进程的帮助者而不是干预者,注重东道国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包括国家安全与人的安全、维持和平与建设和平、联合国与其他行为体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00.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中央适时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增长率,重在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创新发展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遵循,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创新引领供给侧改革要从创新生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人才战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