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56篇
世界政治   1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568篇
中国共产党   849篇
中国政治   1065篇
政治理论   378篇
综合类   9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论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刑法人格与单位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其实质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是单位犯罪能力和刑罚适应能力的有机统一。单位具有独立的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表明单位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单位应当具有一定的经费和财产,即为单位刑罚适应能力的保证。筹建中单位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终结后的单位,其刑事责任能力不复存在。对于变更后的单位,如果其在变更前实施了单位犯罪,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但罚金刑的执行范围以变更后的单位所承受变更前单位财产为限。对于单位内设机构,如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行为能力,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单位分支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财产,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82.
83.
诚信·公平·权利——“民法人”教学新理念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现代高等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并结合民法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需要对“民法人”这一教学理念进行探索和阐释。民法人的素质或品质可以定义为:民法人是讲诚实、守信用的人,民法人是具有平等价值观和公平观念的人,民法人是懂得尊重他人权利的人,民法人是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人,民法人是具有义务观和责任感的人,民法人是系统掌握和精通民法知识的人。  相似文献   
84.
杨庆祥 《人权》2003,(6):24-27
20世纪50年代,西方曾传诵一个口号:必须保卫社会。其要义是保护人权。 本文借助这个题目,对企业的权利保障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85.
为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特点,培养官兵健全的心理人格和履行使命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我们注重紧贴部队使命任务和官兵心理现状,扎实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官兵的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了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各项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86.
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关键。审视省管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改制不到位、形改质未改等问题,解决的思路是:产权制度须实行多元化改革,解决一股独大,实现决策民主化;企业运营中国有资产要实行问责制;在选人用人上实行保荐制、票决制、竞争制;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加强对企业全方位的监督,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87.
涉毒类女犯是一个特殊的人群。通过与全国常模比较,研究该类服刑人员的人格特征。有助于说明涉毒类女犯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有针对地开展矫治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她们的优势,进一步强化提高这一类毒品犯的社会责任意识,起到自我矫治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对其他罪犯矫治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8.
道德生活世界表现为各种道德力量的冲突与制衡,其调和与秩序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各种道德力量在相互妥协与不断博弈,以期达到一种道德均衡状态。所以道德均衡的核心在于道德力量的制限,而人格塑造的前提也是道德制限,主体的道德均衡自然造就限制下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89.
90.
古海 《湖湘论坛》2005,18(4):30-31
杨贤江对20世纪初青年人格中的种种错误倾向给予了严肃的批判,并以德、智、体三育为核心,构建起青年的“健全人格”理论。他的这一理论,不仅为当时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而且对于今天青年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