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56篇
世界政治   1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568篇
中国共产党   849篇
中国政治   1065篇
政治理论   378篇
综合类   9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监事会的组织制度,职权制度和责任制度等三个方面分别指出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2.
《公民与法治》2005,(8):1-1
中国是一个封建传统极其浓厚的国度。漫长的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人治”观念、“官本位”观念至今仍在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就立法而言,用现代法制的标准来审视,过去我们不少法律法规的制度设计也往往打上“人治”和“官本位”的烙印。比如,某些拆迁条例注重的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权力,而常常忽视市民的合法权利,从而造成了许多滥用权力、野蛮拆迁的事件,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不满,影响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3.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人治传统而法治传统相对缺少的国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党的十五大提了出来,并在宪法修正案中予以确定,终于使我国在法治的轨道上大大地迈进了一步。但是,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94.
<正>1.经济刑事立法不能与打击经济犯罪同步协调发展,缺乏适时性。随着新型经济关系的不断涌现,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各种新的经济犯罪现象和类型。如"官倒"、"法人犯罪"、"行业犯罪"、破坏国家资源方面的犯罪,污染食品、环境的犯罪,侵吞私营企业和承包经营企业财产的犯罪,破产诈欺、贷款诈欺、保险诈欺方面的犯罪,哄抬物价、坑害消费者利益方面的犯罪等。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刑法尚无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95.
刑法例外规律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例外"就是在一般规律或认定之外。"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普遍的不断重复出现的特点。一般说来,例外和规律是两个对立的概念。然而近代刑法规范的例外,不分国界,不断出现,长期存在,使刑法实际处于不断改革之中,从而推动刑法本身的发展。从宏观时、空上看,刑法中的例外是一种普遍现象。既然如此,它就必定具有某种规律性的特点,本文称之为"例外规律"。这是一个尚未开发的课题,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96.
论权利主体     
权利主体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形态--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公民)和作为权利主体的大我(法人).个人只有取得公民的资格,拥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拥有权利能力的指向物时,才能成为权利主体.大我是公意的人格化或人格体.在法人行使权利时,支配的自然过程与支配的社会过程必然发生分离.权利主体之间最基本的原则是:所有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权利主体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相似文献   
97.
从企业法人治理到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从Corporate Governance的释义入手,分之为企业法人治理(公司治理)和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继而联系了非营利组织兴起和全球性结社革命的背景,并回顾了若干有关于非营利组织与公司治理的论点和事例.接着追溯了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概念的源流,最后结合中国现实背景提出了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这一重要命题,给出了作者的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98.
儒家理想人格与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在历史上对我国文明与人的发展曾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 ,儒家理想人格仍然有其独具的优越性。它所提倡的尚义崇仁、追求至善的价值目标 ,好学深思、通古博今的人才范式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内在品格 ,厚德载物、协和万邦的广阔胸襟 ,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继承学习的闪光之处。当然对于其中的价值取向神圣化、片面化、不公化、保守化的糟粕思想及其对当代国民心理的影响也要进行全面的批判与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99.
早期儒家的“圣人”人格理论构想包合看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理想的,具有终极性价值的“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另一个是现实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时圣”人格境界。在早期儒家人格理论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圣”的人格境界存在看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思维转型态势,这种思维转型态势是与早期儒家对于“时”的认识深化过程存在看密切的联系。通过以“时”援“圣”,以及将非主体性范畴——“时”的主体化努力,早期儒家在现实价值实践中也完成了从汲汲于“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向“时圣”人格境界诉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0.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横纵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结晶。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必须符合开拓性和独创性、灵活性和应变性、探索性和对应性、现实性和有益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跨越性和突变性等基本要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只是智力的训练、思维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