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1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297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472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的水平变化及在法医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颅内出血患者住院后不同时间段血清IL-6、TNF-α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重型与轻型患者后第1、3、5、7天血清IL-6、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重型患者入院第5、7天的血清IL-6、TNF-α较轻型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最后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发现死亡组随着时间延长,在第5、7天时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此外,血清IL-6和TNF-α水平呈正性显著相关(r=0.721,P0.05)。结论检测颅内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对观察其病情变化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法医学鉴定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脱落细胞遗留者洗手时间及所接触客体类型对手部脱落细胞转移的影响,同时考察手部脱落细胞DNA是否能够发生二次转移。方法 9名志愿者在洗手后30min、2h、6h分别握持木柄螺丝刀、橡胶柄螺丝刀、胶木插头1min和佩戴粗纱手套15min,对上述物品进行DNA提取检测,同时进行手部脱落细胞的二次转移实验。结果从志愿者接触过的物品中能够获得的STR基因座数量随着接触者洗手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洗手后30min和2h的触摸实验中,4种客体检出的基因座数量存在统计学差异,从手套中检出的基因座数量多于从木柄和橡胶柄螺丝刀中检出的数量;从脱落细胞遗留状态较差者握持过的螺丝刀中,检出了与该物品没有直接接触的脱落细胞遗留状态较好者部分STR基因座。结论接触者最后一次洗手时间是影响脱落细胞DNA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接触性DNA的提取检测和结果解释过程中,对有可能发生的二次转移现象应予以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3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二联体亲子鉴定突变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提取全血基因组,采用AGCU Expressmarker 22荧光检测试剂盒进行二联体亲子鉴定,若出现1~2个矛盾基因座,则加做AGCU 21+1 STR荧光检测试剂盒,计算累计父权指数(CPI)值,根据亲子鉴定判断标准判定结果。结果共检测502例二联体亲子鉴定案例,其中排除亲权关系17例,485例不排除亲权关系,10例出现单基因座不符合。加做AGCU 21+1后除1例出现一个新的STR基因座不符合,其他均符合遗传规律,且CPI≥10 000。结论 39个STR基因座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二联体亲子鉴定中的大部分突变案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新西兰兔在液化石油气中毒后不同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探讨其在日常法医鉴定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新西兰兔42只,随机分为3组:轻度中毒组6只,中毒死亡组30只,窒息死亡组6只。在中毒和致死过程中进行行为学观察,分析心血中液化石油气浓度,中毒死亡组和窒息死亡组进行大体解剖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及心血检验。结果轻度中毒组在吸入少量液化石油气后会表现为呼吸加快、站立、伸舌、磨牙等兴奋的状态;中毒死亡组尸体解剖主要表现皮肤、肌肉呈土黄色,气管、支气管出血明显,肺气肿明显;中毒死亡组心血中可检验出液化石油气成分。结论新西兰兔液化石油气中毒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肌肉呈土黄色,气管、支气管出血明显,心血可检出液化石油气成分。我们推断液化石油气的神经毒性与缺氧可能是液化石油气中毒死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5.
创伤性脑损伤是世界上导致死亡及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损伤情况。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可作为颅脑损伤的生物学标记物,其表达变化规律、峰值出现时间,与创伤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损伤时间的推断密切相关,对于法医病理学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表达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6.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年8月25日晚7时许,群众报案称姜某(女,21岁)被赵某刺伤,后送院经抢救无效死亡。赵某否认故意伤害,称系姜某在争夺刀子时误伤致死。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左胸锁关节处有一近三角形压擦伤,类似刀形,边界清晰,尖端向右,下端呈弧形;最长端为6.0cm,最宽处为1.8cm。擦伤区下方1.5cm处有1处近似V字型的缝合创口(图1)。去除缝合线探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采用激光扫描深度图像法和CT影像法,制作颅骨模型,并建立无身源颅骨模型数据库。方法收集各省(区)送检的59例无身源颅骨样本,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颅骨深度图像的采集;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颅骨断层影像数据的采集。分别经处理后建立颅骨三维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数字颅骨模型的实体复制。建立具有颅骨信息查询和三维模型显示的无身源颅骨模型数据库。结果采用深度图像法可以获得颅骨的外表面模型,且通过调整扫描仪的参数使细节特征更清晰。采用CT断层影像法可以重建颅骨的内、外部结构,且对于牙齿具有更好的重建结果。建立数据库并将59例无身源颅骨样本信息和三维模型纳入数据库。结论三维建模和3D打印技术可实现对颅骨的重建和模型复制。无身源颅骨数据库的构建,可实现存储和管理颅骨样本的各类信息和三维数据,有助于查询和信息共享,对法医学实践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正基于DNA检测技术建立的罂粟种属鉴别系统,能准确识别幼苗期罂粟、罂粟植株残渣、罂粟壳和罂粟种子,但针对涉毒案件中稀释液体所含罂粟的DNA种属检验目前尚无报道~([1-2])。本文应用种属特异性SSR荧光引物(simple sequence repeat,微卫星标记)的DNA检测技术,通过提取、扩增方法的优化,从1例涉毒案件送检的罂粟稀释浆液样本中检出SSR谱带并成功破案,为将来涉毒案件中类  相似文献   
999.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贺某,男,56岁,农民。某日在家中吃完晚饭后,突感不适,紧急送医抢救,入院时神志不清,深昏迷,给予吸氧、吸痰、促醒、抗休克等对症处理,约2h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勘查发现橱柜上一铁盒中黑塑料袋内装有可疑白色粉末,家属怀疑可能系中毒死亡,等待解剖期间尸体一直放置在自家窑洞内。1.2尸体检验尸体检验死后6d进行。尸斑呈暗紫红色,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采用隐瞒信息测试(concealed informationtest,CIT)模式和多通道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对人类大脑在不同刺激下各脑区域活动情况和活跃程度进行对比,从神经电生理学层面揭示CIT模式隐瞒信息状态下视觉刺激人类大脑认知相关脑功能区特征。方法参考犯罪知情测试模式(GKT)的CIT模式,选用传统扑克牌,对17名被试人员进行视觉刺激,包括:靶、探测、无关和中立刺激,获得29通道ERP波。结果靶、探测和无关刺激平均按键反应时间:775ms、774ms和720ms;探测和无关刺激各通道P300峰潜伏期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通道有4个;探测和无关刺激各通道P300平均波幅(400~700ms)进行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通道有19个。结论隐瞒知晓信息是一个由多个脑功能皮质共同完成的复杂过程,与诚实反应抑制有密切关系,与额叶前部和上部皮质、前扣带回皮质(ACC)和缘上回等脑功能皮质特异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