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8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受贿罪立法对于预防和打击受贿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受贿罪立法必须建立在对受贿罪保护法益的基本立场、立法方法、罪状模式、法定刑结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认识之上.  相似文献   
32.
司法实践中,强迫交易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难以区分的情形时常发生。刑法对该罪客观方面的行为规定不够严密,放任了许多应当按照强迫交易罪论处的行为。该罪的入罪门槛高,而法定刑偏低。强迫交易罪的客观要件和刑罚进行必要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33.
罪刑失衡对刑事法治构成严重危害,要防治它,必须首先从立法这个本源入手。立法作为罪刑关系运行的起点,可能构成罪刑失衡的源头。以刑事立法为切入口,有助于从罪刑规范的设计上防治罪刑失衡。  相似文献   
34.
我国刑法对绑架罪规定了极为严厉的法定刑,对其两项加重事由更是规定了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①2009年2月底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于绑架罪进行了部分修正,增设了"情节较轻"的减轻构成规定,此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这一减轻构成的评价、理解与适用本身就是问题。同时,该修正案对于绑架罪的加重构成未作任何修改,堪称遗憾。因此,对这两项加重事由如何解读,至今学界仍然无法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司法实务部门的处理更是各执一词。充分重视和合理运用"因罪生刑,以刑制罪"的解释手段,关注刑事法律规范中绑架罪的法定刑对其具体加重事由的反向制约关系,能够比较妥善地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35.
评说速览     
1聚焦叵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修订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修订的信号意义日前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拟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行的最高刑期从5年提高到10年。业内人士称,本次刑法修  相似文献   
36.
于保国 《天津检察》2008,(4):64-64,61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趁他人不备夺取财物,有时被害人来不及抗拒,抢夺成功:有时则被被害人发现,抓住被抢财物不放手,双方形成对峙,行为人通过强拉硬拽而获得财物。对于前者,如果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构成抢夺罪白不必说;对于后者,往往存在构成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分歧。两罪的法定刑相差较大,正确区分上述情况,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性贿赂行为已经泛滥成灾,几乎到了凡有腐败必有性贿赂的程度,性贿赂行为的危害性极大,影响程度丝毫不亚于财产贿赂,但我国刑法对于性贿赂行为尚未规制,本文针对性贿赂行为的危害和现状、性贿赂行为入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性贿赂作为犯罪的犯罪构成以及性贿赂入刑定罪量刑的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8.
【裁判要旨】恶意透支数额与普通型信用卡诈骗数额属于同类不同种数额。对于同类不同种数额,可以累计并就轻认定。恶意透支与普通型信用卡诈骗并存时,如果累计两种数额后导致入罪或者法定刑升格的,必须累计并就轻认定,即以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数额标准进行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39.
我国刑法典关于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的立法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立法技术上还有很多值得检讨的地方:从宏观上来看,我国刑法典对过失犯罪的法定刑规定与故意犯罪的法定刑规定落差太小,违背了"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的立法精神.从微观方面考察,业务过失犯罪的法定刑大多低于普通过失犯罪;对于过失危险犯,立法过于谨慎;罚金刑的规定过于笼统、宽泛,缺乏可操作性;过失犯罪的刑罚配置单一、不合理;诸多类型的过失罪法定刑配置缺乏协调性.这些立法缺陷的存在,容易导致司法裁判的不公,同时,也不利于对某些过失犯罪的打击.因此,有必要根据过失犯罪具有的特性将过失犯罪的法定刑配置作为一个类型化问题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量刑情节所依据的法定刑是什么?一种观念认为量刑情节所指的法定刑是某一罪名的整个刑罚幅度,从重处罚是在该罪名的整体刑罚内从重,从重处罚情节是导致法定刑升格的主要依据.本文对这种观点从法理上、实证上进行了反驳,认为,量刑情节是依附于犯罪事实而存在的,而每一个犯罪行为的法定刑都是根据该罪行的轻重而设定的具体刑罚档次,量刑情节适用的基础是罪行法定刑.从轻、从重处罚都只能是在所该当的刑罚幅度内判处.把罪名法定刑作为量刑情节的法定刑,混淆了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与减轻处罚、加重处罚的界限,这不仅法理上是错误的,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