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1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78篇
世界政治   1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747篇
中国共产党   252篇
中国政治   1037篇
政治理论   155篇
综合类   100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49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实施后,关于“机动车负全责”的争议很大。对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在新法原则下的理解,应从归责原则、高度危险作业责任、过失相抵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62.
车昱 《中国司法》2005,(12):51-54
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已经颁布,根据该法第十条的规定,法定公证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与此同时与《公证法》内在关联性最强的《物权法》目前我国也正在抓紧制定,然而从已发布的《物权法(草案)》的情况看,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对公证制度在我国物权法律制度中应有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不动产物权变动过程中引入法定公证制度采取了不应有的漠视和回避态度,而这一切正成为实现我国物权制度立法目标的重大隐患,笔者由此试对建立我国不动物权变动法定公证制度相关应然性问题作如下分析。一、法定公证制度是不动产物权变动过程的内在需要物权…  相似文献   
63.
(一)受害人的先举证责任。受害人的先举证责任,是根据有关旅客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中所蕴含的前提,结合长期审判实践所形成的经验和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所确定的受害人在向铁路运输企业主张侵权赔偿责任时,应当先证明的基础事实。该基础事实至少应有以下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64.
论精神损害及其赔偿的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利民 《政法学刊》2002,19(2):33-35
精神损害就是民事主体侵害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利,造成的自然人生理、心理上的精神活动和自然人、法人维护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动的破坏,最终导致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探讨,从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民事权利角度来看,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于对一切人格权的侵害和部分身份权的侵害;从损害利益的角度来看,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精神利益的赔偿和精神痛苦的赔偿。  相似文献   
65.
谢国富 《行政与法制》2002,(7):17-17,19
行政损害赔偿抗辩权是指被告行政机关提出的一切可免于承担或减轻行政赔偿责任主张的权利。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机关作出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对此损害结果,行政机关应予赔偿。但在司法实践中,行政机关为了息事宁人,摆脱不利地位,消除负面影响,有的在诉讼中对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有求必应;有的甚至在诉前就满足了相对人的赔偿请求,作了“私了”。  相似文献   
66.
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不是胎儿有无权利能力的问题,而是胎儿能否就其出生前的侵害请求损害赔偿的问题。对胎儿利益保护应注意下列问题:侵权行为的多样性、间接性,父母能否成为侵权主体?父母对损害发生有过错,能否适用过失相抵原则?父母阻却违法的允诺,是否对受害人有效等。  相似文献   
67.
黄俊 《法律与监督》2006,(11):34-35
案情简介 1995年1月,犯罪嫌疑人谭某某为报复被害人向车间反映其私自将单位财物拿回家,用泼硫酸的方式致被害人脸上、身上大面积烧伤,经鉴定为重伤,六级伤残。公安机关于案发次日立案,因犯罪嫌疑人潜逃新疆,下落不明一直追逃未果,也未依法采取法定的强制措施。谭某某潜逃期间,被害人也未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进行损害赔偿。2006年5月,犯罪嫌疑人从新疆潜回重庆,随即向警方自首。  相似文献   
68.
错误的生命之诉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错误的生命之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诉讼。目前,法国、美国五个州的最高法院准许了原告就此提起的财产损害赔偿请求,而英国、美国19个州的最高法院、加拿大的两个省、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均驳回了原告的损害赔偿请求。但实际上,全部或部分驳回原告方诉讼请求所持的理由并不成立,原告的确受到了侵害,受侵害的客体是拥有充分知情的父母的利益。  相似文献   
69.
社会危害性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地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利敏  韩啸 《河北法学》2005,23(1):153-157
目前在刑法学界存在着社会危害性理论备受指责的现象,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应将社会危害性逐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这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运用立体动态思维的方式正确分析犯罪概念、犯罪构成与罪刑法定主义的关系,不但要保留社会危害性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将其明确作为一个独立的犯罪成立的条件,这样才是对传统犯罪构成理论批判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 ,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法律焦点 ,如何在具体案件中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如何在具体案件中增加法理原则的可操作性 ,更是受到普遍关注。从 2 0 0 1年 3月 10日起开始实施的《关于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就是解决如上两个“如何”的依据 ,其是对人格权司法保护方面的重大突破 ,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 ,当然 ,其也是具有不足之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