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63篇
  免费   1266篇
  国内免费   86篇
各国政治   185篇
工人农民   466篇
世界政治   14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0篇
法律   31904篇
中国共产党   5231篇
中国政治   12025篇
政治理论   2865篇
综合类   9184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609篇
  2022年   508篇
  2021年   616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474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741篇
  2015年   1827篇
  2014年   4652篇
  2013年   4348篇
  2012年   4895篇
  2011年   5730篇
  2010年   5005篇
  2009年   5150篇
  2008年   5464篇
  2007年   4139篇
  2006年   3542篇
  2005年   3077篇
  2004年   2538篇
  2003年   2220篇
  2002年   2283篇
  2001年   1675篇
  2000年   1420篇
  1999年   377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32.
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并由该委员会对法官履职是否构成违法审判提供专业意见,是完善法官惩戒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制度创新。对法官惩戒委员会的定位与职能,学界的建议与实际的制度建构并不完全一致。各地在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的过程中,因对其法律地位的理解不深、不透甚至存在偏差,导致其处于“无功能”的状态。作为一个全新的制度设计,在有域外先例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吸收其有益经验,再根据中国现实国情来建构,是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应根据修订后的我国《法官法》对法官惩戒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在明确法官惩戒委员会法律地位的基础上,在设立主体、委员构成、设立模式上下功夫,并做好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衔接工作,确保法官惩戒委员会依法建构并保证制度得以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33.
《北方法学》2019,(4):45-55
民法典编纂初始,权威学说都主张将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恢复为德国法上的法律行为。《民法总则》虽然依旧使用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但很多学者却将其解读为法律行为。行为是个含义广泛的范畴,我国法学理论中的法律行为已为法哲学范畴,成为社会行为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链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法律行为的一种,决不应等同于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除商事行为和民商事法律关系事实层面的行为外,还应包括主体对客体的支配行为等类型。民事法律行为在行为主义和法律行为类型价值体系中处于基本的核心地位。如此可以更准确地表达与构建科学的民商事法律行为类型体系和话语体系,并真正达到"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之目的。  相似文献   
34.
张能宝 《人民司法》2020,(1):43-49,58
在中华法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司法案例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通过研究典型案例,传承中华法系司法文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法律传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在法律层面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对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发布指导性案例。  相似文献   
35.
大家好!我是来自盈科北京的曹晓静律师,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执业十年的成长感言——向前一步,“盈”风起舞!从2009年到2019年,从律师助理到盈科北京婚姻家庭法律事务部主任,我做婚家业务十年,在盈科十年。  相似文献   
36.
加快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应有之义。公证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基础性司法资源,理应有所作为,而且也确实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7.
38.
陶砥 《岭南学刊》2020,(3):94-99
重大疫情防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大局稳定、国家安全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是防控重大疫情的主体,是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的关键力量。党和政府在应对重大疫情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有助于及时遏制疫情蔓延,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增强群众政治认同;磨炼党员干部,完善群众工作机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展现良好国际形象。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群众工作主要通过引导、组织、反馈、保障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9.
《新长征》2006,(8):F0002-F0002
于海峰同志从警7年来,始终以如火的热情和执著的精神投入基层公安工作,坚持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并鞭策自己,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迹。  相似文献   
40.
经过中国共产党两代领导集体的艰难探索,终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和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崭新思想。这就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突破口。探索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