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09篇
  免费   1296篇
  国内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197篇
工人农民   516篇
世界政治   14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7篇
法律   36703篇
中国共产党   6967篇
中国政治   17672篇
政治理论   3115篇
综合类   10052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779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752篇
  2020年   786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985篇
  2015年   2342篇
  2014年   6056篇
  2013年   5482篇
  2012年   6017篇
  2011年   6823篇
  2010年   6330篇
  2009年   6469篇
  2008年   6098篇
  2007年   4832篇
  2006年   4212篇
  2005年   3441篇
  2004年   3232篇
  2003年   2784篇
  2002年   2528篇
  2001年   1874篇
  2000年   1783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胡健 《中国人大》2010,(10):50-51
立法评估的内容和方式有很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就是对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进行评估。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评估,在美国联邦政府各部门制定行政规章时最为常用,其制度发展也很完善,是美国立法评估最重要的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992.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民间借贷二元化法律认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清林 《学理论》2010,(27):142-145
金融危机凸显民间借贷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而民间借贷二元化法律认定,即个人间和个人与企业间的民间借贷有效、而企业间民间借贷无效显然弊大于利;国家也在试图打破民间借贷二元化法律认定模式,探讨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方式和途径,但效果并不理想;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尤其中小企业融资出现严重困难,而启动民间资本、放松金融管制成为克服这一困难的关键;如此,将民间借贷二元化法律认定调整为民间借贷完全合法的一元化认定并辅以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监控制度的建设就成为必然的政策选择。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应利用这一契机比较彻底的解决民间借贷二元化法律认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10,(17):25-25
在浮躁之风蔓延的当下,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调研,以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深入的科学作风,让人们感到一股清风扑面而来,彰显了人大"科学监督"的鲜明理念。  相似文献   
994.
一位多次参与讨论《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即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起草工作的官方智囊表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底能不能出台现在很难说,即使出台我认为它也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8月31日《中国经济周刊》)  相似文献   
995.
人格——源流、涵义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人格概念并非是罗马法上人格概念的发展演化。人格是一种法律分析的工具,是对"人"的哲学意义上的抽象,是抽离了个体一切特殊性的理性的主体。这种设计的一切目的在于它为法律的统一规范和控制提供基本的框架,为"人"成为法律人如何可能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为行为的法律评价提供一种标准或模式。通过人格概念可以构建起民法基本问题的框架,也可以对具体的民事制度及其适用提供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996.
张玫瑰 《理论月刊》2010,(6):103-106
法律论证的可废止性和非单调性决定了单调的演绎逻辑在法律领域的不适用性。法律论证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与其知识论基础的演变和发展有关。作为一种非经典逻辑的法律论证是从狭义的论证图式逻辑(分析哲学传统)走向包括修辞学(解释学传统)在内的广义逻辑过程中兴起的。分析哲学传统和解释学传统融合与相互渗透对立是当代法律论证理论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它们共同为法学提供了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难题思维以取代体系思维,也共同反对传统三段论式的涵摄模型,法律论证理论的兴起正是基于这种融合主义的知识论立场。  相似文献   
997.
地质调查立法与相关法律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调查是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地质工作,也是地勘行业发展的核心。中国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对地质工作实行分类管理的制度,处在转型时期的地质调查需要有完善的法规作为保证。尽快对地质调查立法,并处理好与之相关的法律关系是需要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从法理学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8.
笔者认为对“独立性”的法律界定重在形式上严格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来予以衡量:(1)与该以司或该公司关联企业的雇佣关系,(2)与该公司或该公司关联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3)人员的私人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99.
高校的实践教学面临着高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实习期间学生的权益保护、学生和实习单位的人身或财产损害纠纷的解决等法律问题。从保护学生权益和平衡学生与实习(实训)单位利益关系的角度考虑,实践教学不仅应由教育法和民法调整,而且应将学生参加校外实习遇到的工伤问题、实习补贴、劳动安全、工作时间以及争议解决等突出问题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此外,国家应完善高等教育立法和劳动立法,制定有关高校实践教学法律制度;高校应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高校实践教学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30条所规定的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并未明确救济方式,从逻辑上分析,存在3种救济方式。这3种救济方式有存在的理论根据、优点及不足,并且其也代表了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3种性质。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无论如何定性。在理论上及实务上均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