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36篇
  免费   128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151篇
工人农民   419篇
世界政治   13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9篇
法律   32391篇
中国共产党   3283篇
中国政治   10096篇
政治理论   2198篇
综合类   8445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640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670篇
  2020年   606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742篇
  2015年   1758篇
  2014年   4362篇
  2013年   4002篇
  2012年   4449篇
  2011年   5228篇
  2010年   4563篇
  2009年   4819篇
  2008年   4676篇
  2007年   3744篇
  2006年   3261篇
  2005年   2725篇
  2004年   2323篇
  2003年   2080篇
  2002年   2105篇
  2001年   1486篇
  2000年   1285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李广辉  李红 《河北法学》2005,23(5):20-24
信托源于遥远的古代,但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发展起来则是从11世纪的英国最先开始的。在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信托制度的基础上,中国于2001年4月28日颁布了《信托法》。然而,不无遗憾的是,该法并没有对涉外信托的法律适用作出规定。这对于加入WTO之后中国国际信托关系的发展缺乏应有的预见性,也给人民法院审理涉外信托纠纷案件留下了法律适用的难题。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国际信托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已成当务之急。首先回顾了中国信托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然后阐析了中国国际信托关系法律适用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国国际信托关系法律适用的若干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212.
徐昌荣 《中国律师》2007,(10):19-21
一、引言中国加入 WTO 后,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涌出国门寻找商机。无论是进来,还是出去,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法律问题,巨大的市场需求给中国律师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契机。然而,在机会面前,北京、上海的律师事务所抢占了先机,率先掘得了第一桶金,而内地的多数律师由于外语人才缺乏、业务领域相对狭窄,从而使跨国业务成为区域律师事务所的软肋。(业务收费数额的具体对比)面对北京、上海的律师事务所动辄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业务收费,中国内地靠当地的普通民事、经济纠纷为生的区域性律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213.
《中国律师》2007,(5):34-34
根据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与英国法律大臣办公室(现更名为“宪法事务部”)、英格兰及威尔士事务律师公会、出庭律师公会共同签署的中国青年律师培训计划谅解备忘录,每年15名中国青年律师有机会赴英国和香港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214.
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建立,都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而指导律师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我认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这里,我尝试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律师的主要论述,对我国律师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做一些分析.我相信,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科学地夯实我国律师制度的理论基础。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认清律师的本质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所谓性质是指某一事物本身具有与他事物不同的特征。而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是事物内存的、相对稳定的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在诠释律师性质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和厘定律师的本质。历史上,关于律师的本质并没有人专门讨论过,但是,关于人的本质一直是哲学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占有很大篇幅。马  相似文献   
215.
梁成国 《世纪桥》2007,(8):69-69,78
公共利益是一个在现行法律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它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与私权利的相容性等特点。由于公共利益的外延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容易被少数人滥用并成为其牟取私利的幌子;而且公权力的行使很容易侵害到公民的私权利,所以有必要在法律上对公共利益的外延进行界定。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的方法主要是程序上的界定,包括立法程序的界定、行政程序的界定和司法程序的界定。  相似文献   
216.
产业监管与反垄断同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进行规制的方式,它们既是经济管理规则的需要,更是经济法发挥调控干预功能的依托和主要手段,两者对市场失灵问题的矫正决定了相互间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面。产业监管与反垄断制度在直接法律目标、创设动力、工具运用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这也是两项制度各自存在的价值体现。产业监管制度改革近年提出了“放松监管、加强竞争”的取向,这样就以竞争为接点,对反垄断法有了更多方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17.
对农产品领域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农产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激烈的农产品竞争中,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数量、价格竞争之外的有利武器,所以对特色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针对我国是农业大国的特殊情况,本文选取农产品这个特殊的视角探讨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期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农产品是地理标志保护的主要范围地理标志的保护是近年来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  相似文献   
218.
我国自从2000年移动与联通推出短信息业务以来,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创造了“拇指经济”的神话。但是也暴露出诸多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以及利用短信息进行犯罪等问题。对短信息进行法律治理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从法律的角度看短信息到底有哪些法律问题,我国目前的法律究竟能否完全涵盖短信息领域,从立法的角度应该如何加强对与短信息的管理等等,都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19.
律师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在传统上,我们是建议者,帮助客户了解法律。同时,我们也是执行者,通过起草法律文件或者代理诉讼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当中的许多人,特别是公司内部律师越来越多地充当了法律风险管理者的角色。本文分析了公司内部律师在法律风险管理程序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不同形式,并提出了一些旨在促使我们有效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一、法律风险的性质和重要性对于法律风险含义,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日前,还没有一个关于法律风险的标准定义,即使作出这样一个定义也未必有多大益处。在本文中,法律风险仅仅指律师能够识…  相似文献   
220.
家庭伦理的法律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 ,法律的调整范围日益拓展 ,渗入到家庭的伦理关系中。家庭伦理的调整需要制度化、多元化和专门化的机制 ,其中法律调整手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完善家庭伦理的法律调整 ,应当制订惩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 ,设立别居制度 ,转变执法观念以及实现社会力量的共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