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8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69篇
工人农民   91篇
世界政治   3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8544篇
中国共产党   3460篇
中国政治   6296篇
政治理论   1540篇
综合类   3499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573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1481篇
  2014年   2750篇
  2013年   1564篇
  2012年   1496篇
  2011年   1628篇
  2010年   1328篇
  2009年   1412篇
  2008年   1652篇
  2007年   1400篇
  2006年   1355篇
  2005年   1033篇
  2004年   913篇
  2003年   900篇
  2002年   766篇
  2001年   555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西部开发不仅仅是西部经济的崛起,更重要的是要推动西部社会整体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最终实现西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形成西部社会良好法治环境和秩序为目的的区域法治建设,自然也就成了西部开发的题中之义了。...  相似文献   
52.
53.
丁焰  黄熙 《当代建设》2003,(5):11-12
近日,建设部召开了建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研讨会议,建筑市场管理司王宁副司长在会上指出:当前,在建设领域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中,诚信问题已十分严重,虽然在建筑市场的整顿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只是表现在治标上,在治本上还不够有力,在约束不当行为、规范市场运作方面还显得比较被动,所以,在这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作为政府就是要推动和促进信用体系的建立和运作,包括建立行业的信用标准、确立自己的总体目标并分步实施,强化信用意识、规范信用关系、整肃信用秩序、推行信用管理、健全信用体系、实施信用公示,为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4.
建设“法治浙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政法系统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我的体会是要牢固树立五个理念:  相似文献   
55.
《政策》2006,(8):39-41
我省“四五”普法暨“十五”依法治省工作,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夯实基础、创新形式、抓好载体、创建结合、分类指导,为构建和谐湖北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领导整体推进普法治理工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方针。自2001年开始,我省“四五”普法暨“十五”依法治省工作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56.
王琼 《理论研究》2003,(3):16-1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法治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经历了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曲折发展过程之后,应从法律运作机制、党的执政方式、公众法治观念等几个环节加快法治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治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57.
5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体现在各个领域。在立法中树立创新观念,坚持创新精神,对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一、立法坚持创新精神,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国的立法一是依据实际情况,二是依据宪法。从总的来说,立法是将成熟了的实践或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制定为法律。但有很多时候,尤其是为了引导社会转型和达到变革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创制新的法律,以保障国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 立法坚持创新精神,首先,要遵循实践是立法的母亲的原则,根据我国社…  相似文献   
59.
中国税收法治意识淡薄的历史原因包含历史传统、体制、法制、社会意识等多个层面。在税收法制建设中 ,应从治国方略、立法程序、队伍建设、教育宣传、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强税收法治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60.
法律得到社会的统治者及其成员的普遍尊重和遵守,其主要原因是公道、诚实信用、社会成员的地位平等和意志自由这些法律的价值已经成为社会的统治者和社会的多数成员的基本信仰和内在精神,这些基本信仰的树立和内在精神的形成只有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才能实现,而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因此各国家机关、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组织建立法治讲座制度,定期对其成员进行法治文化的培训,对于树立全社会的法律信仰和培育全社会的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