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24篇
中国共产党   221篇
中国政治   393篇
政治理论   146篇
综合类   35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秦亚东  熊滨 《学理论》2013,(32):294-295
法律诊所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法学教育模式,法律诊所更是把法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社会现实问题、社会管理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法律诊所走进社区,从直接意义讲,对社区管理具有良性的促进,既可以解决和化解一些社会矛盾,也可以保护弱势群体、增强社区管理的稳定;从宏观角度而言,一定意义上参与了社会管理,对社会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具有一个推动性的作用,既可以增强社会管理的力量,也可以促进我们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2.
羁押率过高、羁押期限过长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中的一大难题,刑事司法过程中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保障缺失。为合理规制羁押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适用,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羁押问题进行了特别规定以减少不当羁押对当事人造成的侵害,但是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在可操作性上的缺失又带来了司法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因此,探究一种法治化的羁押适用模式,尤其是建立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已成为提高刑事司法效率,促进法治和谐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3.
民族事务法治化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政策是民族立法的前期基础,民族立法是民族政策贯彻落实的保障。但是,目前中国民族立法政策化的现状阻碍了民族事务法治化的进程,是中国法制化曲折进程的投影和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产物。因此,要克服制度变迁"锁定效应",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厘清民族政策与民族立法关系,完善民族立法形式,加强民族事务执法效果,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4.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一方面大学生权益意识增强,另一方面高校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在管理学生过程中行政化倾向严重,侵犯大学生权益的现象不断发生。本文通过对云南省高校管理中大学生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状调查,分析找出大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对策,试图为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找到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5.
建立和完善法治化的行政决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是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所确立的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要真正实现和完成这一目标和任务,需要研究目前影响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原因,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决策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最终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6.
劳动关系法治化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劳资冲突与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如何减少劳动争议、冲突,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7.
突发事件呼唤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我国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不严格执法,而地方政府不严格执行中央的法律和政策的根源在于行政执法体制本身,目前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执法权限划分不明,在实际上中央的法律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来执行,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中央的法律和政策在执行上大打折扣,从而产生了当今中国的诸多重大问题。减少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尽快厘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在法律上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执法权限,明确中央在一些重大事项上的专属执法权,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18.
我国公共投资准入法律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必须进行重塑。重塑的价值取向是秩序、效益和公平。国外公共投资准入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是必须加强专业立法,针对我国来说,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我国公共投资准入法律制度重塑的前提,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共投资准入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19.
集体合同制度:保证劳动关系和谐的有效制度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劳资冲突与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如何减少劳动争议、冲突,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0.
略论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两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百年历程来看 ,2 0年法治化进程无疑是进展最快的阶段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十年内乱结束法律荒芜的土地上 ,构建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日益健全的法制制度 ,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的飞跃。在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 ,循着 2 0年中国法治化进程的轨迹 ,对 2 0年法治化进程所呈现出的两大特征作一些分析和探讨无疑是极有意义的。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渐进性从 2 0年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基本轨迹来看 ,法治化进程的渐进性首先表现为 :随着中国改革目标的日趋明朗 ,法治化进程的目标也逐渐明晰 ,从恢复和加强法制到依法治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